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华侨城小学学科统整下的项目式学习,不仅打破了单科学习的局限,为学生提供了知识重组的机会,还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学校依托信息化办学的理念及硬件优势,将信息技术融合在项目学习中,为学习提供更多信息资源、数据化学习表现记录等支撑。
近日,在翔顺育才学校举办的新兴县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县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集中展示了全县中小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深入创新探究的优秀案例。
3年前,成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之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主要面临教学理念亟待更新、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等困境。如何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我们开始了项目化学习探索。
日前,上海市教委发文,要求全面启动实施项目化学习。这是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精神的具体行动,旨在培育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与学新样态的批量涌现。
来源:【中国教师报】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教学方式,从“听中学”到“做中学”,从“take”到“make”,吸引了诸多教师投身实践研究。项目式学习能否承载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能否走向常态化?从概念到理解,从理解到实践,从实践到创造,项目式学习需要一线教师用行动作答。
很多学校都想以项目式学习为变革抓手,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最核心的问题是项目式学习如何高质量实施。作为一个从教27年、探索项目式学习8年、参与了56个项目实施的一线教师,笔者认真研读了《50个工具玩转项目式学习》,结合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和策略,体会到项目式学习高质量实施的三个关键要素。
不过,未来,教育将转向项目化学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上海市教委12日披露了《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将培育100所左右项目化学习实验校,以活动、学科、跨学科项目为载体,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与学方式变革,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