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玮 余海新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多学科团队为一名肠系膜上动脉受侵的罕见肿瘤——硬纤维瘤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通过自体血管移植技术完成肠系膜上的动脉重建。该病的全球年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二,其治疗经验可为腹腔重要血管受累的肿瘤手术提供参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7日讯 同一天,由百余人组成的医护团队完成生命接力,为6名器官衰竭患者重启生命。1月12日,武汉协和医院40余位专家分兵作战,奋战10余小时,完成了包括心脏、肝脏、肾脏、小肠等在内的6台大器官移植手术,使6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8月13日上午,3岁女童依依(化名)正在病房接受康复治疗,一度命悬一线的她如今“能吃会玩”。1个月前,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和夏家红教授团队为她成功“换心”。至此,该院已完成200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其手术量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术后生存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聂文闻 熊婉婷 刘坤维 王伟摄影记者 王永胜4岁男童因巨大淋巴管瘤导致小肠缺血坏死,危及生命,无奈切除了大部分小肠,几乎无法吸收营养,仅靠输液补充营养。如不实现营养“自供”,男童将出现多脏器衰竭。
每年清明节,家住山东的慧慧都会发一条朋友圈▼素昧平生,却血脉相连。这是一名器官受捐者对捐献者割不断的情感。慧慧是从山东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移植的患者之一。慧慧告诉记者,在漫长的等待供体的过程中,她一度以为没有希望。
武汉晚报讯 自然的心跳、自由的呼吸、自如的活动,曾经乌紫的双唇也恢复了正常血色……31岁小伙晓军(化名)感叹自己“又活过来了”。2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外发布,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近日,患有重度脂肪肝的王女士突发暴发性肝衰竭,病情危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脏移植团队为她紧急换肝,成功挽回性命。王芳今年41岁,因长期用药不当引发暴发性肝衰竭,并出现肝昏迷,由协和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收治入院。
五旬男子肺部的肿瘤侵犯气管,多种治疗方式都无法根治,要么只能切除右肺,严重影响肺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出招”,将男子的右肺取出后“重造”,再植回体内,这样既彻底清除了肿瘤,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肺组织。
什么?一个肝源“劈”成两半还救了两人的命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功实施全省首例“劈离肝移植技术”,将一个完整供肝一分为二,分别救治了一大一小两名患者。目前两人恢复良好,小孩已出院,大人即将出院。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臻 通讯员 苏萍 图片由院方提供一个1岁10个月,一个57岁,两个毫无交集的陌生人,却因为一场高难度的手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日前,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功采用“劈离肝移植技术”,将一个供肝劈离成两部分,使两名肝衰竭终末期患者同时获得新生。
近日一幕感人的兄弟情深场景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福医协和医院)肺移植中心上演哥哥紧握着刚完成肺移植手术的弟弟的手,眼中含泪说道:“兄弟,我们要感谢协和肺移植团队,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再造者。我曾经也躺在这个25号病床上,是他们让我重获新生!
手术室内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默哀仪式,向张鹏表达深切的哀悼和对其无私捐献器官的敬意。 本文图片 均由受访人提供4月4日是清明节,42岁的张鹏,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天。他的家属决定无偿捐献器官,当天凌晨,在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们完成了捐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