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狗梁村每家每户,都保留着传统的火炕,一家人吃饭、睡觉、看电视、接待亲戚朋友,样样都离不开“炕”,盘腿是最基本的“功夫”,村里的人年龄越大,盘腿盘得越好。可以轻松做成瑜伽中的双盘,村里的瑜伽扶贫,就这样开始了。
话说陕西省渭南市的合阳县农村有一位传奇式的农民大爷,他姓雷,家住在黄河西岸的黄土塬上,方圆百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土生土长的雷大爷虽然当了一辈子农民,可在当地却是一位能工巧匠,7年前曾经一个人历时3年在家里建成一座仿古民居,去年又一个人翻新了自己的东厢房,最近听说他在家中不甘寂寞,又做起了仿古工艺品,一个作品万元不卖,我们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余木兵的直播间有些特别。这位73岁的棕编手艺人不会说普通话。为了让粉丝听得清楚,他用语速稍慢的重庆方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更多的时候,他并不说什么话,只是像变魔术一样,随手拿出制作巧妙的棕编作品,在镜头前展示。
卢文震56岁的卢文震,不仅自学瑜伽,还独创了一套农民生活瑜伽操,带领村里老人们练瑜伽。全村100多个七八十岁的老人,70岁能倒立,80岁能劈叉。玉狗粱也因此成为了网红村,有了“中国瑜伽第一村”的美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该村的事迹,他们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
在我国内蒙古的赤峰市,有这么一位大字不识的放羊老头,凭借自己的绝活儿,53岁被公安局破格聘用为正式民警,并且成功破获大小案件1000多件,被公安部授予“追踪能手”的称号,他的事迹还被拍成电视剧。他就是人称“神眼”的马玉林。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97岁老人的长寿秘诀:能干活儿我就不闹病善良宽厚的王树英老人修了82年自行车,教育子女要知足常乐王树英老人身体壮实,性格开朗。101岁的王花老人。“咱是农村人出身,能干活就不会闹病。”这是97岁的王树英老人挂在嘴边的话。
编者按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退休后的老人,他们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花鸟虫鱼,有的喜欢运动锻炼,或静或动,每样兴趣爱好,都有益身心,老有所乐。日前,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合肥多家社区,去看一看合肥老年人的“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在奉贤,有一项古老而精湛的手艺不仅是农村老人的生活技能更是对智慧和“手艺人”匠心的完美体现芦粟,是奉贤农村常见的一种植物初冬时节,青村镇吴房村的“手艺人”便开始沿着田间小河采集原料准备为自家制作一把芦粟扫帚制作芦粟扫帚的过程有些许繁复首先要将采摘下来的芦苇进行晾晒确保其充分干燥以
7月,郝同丰和几位村干部驱车600多公里,花了将近7个小时,前往江苏徐州为当地表演“盒子花”。一路上,郝同丰没觉得累。 要知道,他今年已经80岁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觉得再也不能为大伙表演了,现在盒子花能起死回生,我兴奋还来不及,怎么会累呢?”郝同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