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们是否注意到,每次产检都要测量血压?这是因为妊娠高血压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存在巨大危害。其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9.4%,国外发生率约为7-12%,其中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是经产妇的4~5倍。
既往我国无论是心血管医生或产科医生在高血压患者备孕的过程都比较谨慎小心,2018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对于高血压患者备孕,以改善生活方式和非药物干预为主,不建议患者在血压≥160 /110mmHg 的情况下受孕。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那么,得了妊娠高血压该怎么办呢?跟着重庆五洲妇儿医院副主任医师史淑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妊娠高血压是什么?妊娠期高血压,又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
妊高症全称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包括先兆子痫)三种,无论哪一种,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治疗控制。除治疗外,准妈妈的饮食调理也十分有必要的。限制水分和食盐的摄入水分在体内的积蓄是引起水肿的重要原因。
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6%~8%的孕妇都会遇到高血压这一情况,虽然妊娠期高血压并不算过于严重的问题,可如果没有及时降血压,难免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所以当有了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之后,建议孕妇朋友坚持做好以下6件事,才能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1.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8日电(王石磊 叶鸿)我国9.4%~10.4%的孕妇都有妊娠期高血压,它已经成为最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身体水肿、头晕、视力模糊,严重者还会出现抽搐、昏迷等一系列问题,甚至还会引起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