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国家医保局介绍,近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集采中选仿制药均与原研药具有药学和生物等效性,用集采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患者健康获益无差异。国家医保局近期针对第一批集采降压药氨氯地平,对比了集采后由原研换用中选仿制药的患者与继续使用原研药的患者的健康情况。
近期,一篇题为《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的文章引发关注,这篇文章触及了部分老百姓对国产仿制药质量的担忧。仿制药是针对原研药而言的,原研药过了专利期以后,会迅速出现可替代的仿制药,这是普遍存在的国际惯例。以制药市场比较成熟的美国为例,大约有90%的处方都是仿制药。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月12日报道: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透露,2025年第1周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上升趋缓,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春节前后,受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流感的传播风险会相对增高。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号 自2018年首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在11个试点城市实施以来,集采已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九个批次,共涉及374个药品品种,在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净化药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6月1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在会上表示,为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量,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设定质量入围门槛。
潮新闻客户端2024年9月,《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发表《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10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开展,收集2020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
生活中,大家常以进口药和国产药对药物进行区分,其实我国大部分进口药是原研药,国产药多为仿制药。原研药就是原创性新药,要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在确定药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才可上市。因此,原研药研发时间长、成本高,售价相对更高。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品规的磷酸奥司他韦通用名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大家可以遵医嘱,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选择使用相关的药品。
近期,一篇讲述家长带孩子看支原体肺炎却无法如愿用到进口阿奇霉素的文章受到广泛转发和关注。由此,“进口药难买”“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等再次成为很多人讨论的话题。在进口药“消失”的讨论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进口原研药和国产仿制药到底在疗效上有无差别。
每经记者:陈星 林姿辰 每经编辑:张海妮为了让仿制药和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肩并肩”,8年前,中国打响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战役”。从2016年政策落地,到2017年首个成果诞生,再到成为药品集采的入场券,一致性评价为中国医药市场注入的活力在业内有目共睹。
于是药企在原研创新药专利过期后去仿制它,由于免除了动物实验和I/II/III期临床试验,通过简化的BE试验就可以申请上市,对于药厂仿制药的开发成本相对于原研一个新药花费少得多,生产的厂家多了,病人使用仿制品代替原研产品,这个药的价格就降下来了,甚至是90%以上的降价,这就是所谓专利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