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委员和齐同生委员、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委员、青海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的
2002年,中国正式开始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到2022年,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基本完工,其中中线工程已经累计调水550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北方的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但是,当初规划的西线工程却迟迟未能上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02年,国务院批复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明确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调水,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江河水系,构成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后,给饥渴的北方已经供应了几百亿立方的水,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都已经得到了上升,对北方经济起到了巨大的助力作用。在目前国内各行各业产能都严重过剩的这个历史阶段,如果能立即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民族的长远未来都有着伟大且重大的意义。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月28日,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度过全面通水以来的第11个冰期输水阶段,标志着2024—2025年度冰期输水任务顺利完成。此次冰期输水期间,东线、中线工程分别调水4.1亿立方米和14.7亿立方米,其中中线工程向京津冀地区调水量较计划多0.4亿立方米。
9月4日,国资委发表了名为《中国南水北调: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 打造水网投资建设运营样板》的专题文章,说到“西线公司筹备组配齐配强力量,全面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等,说明南水北调西线公司筹备组已经开始运营。
微信公众号“信语南水北调”消息,11月3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青海有限公司在西宁正式挂牌成立。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汪安南出席仪式并共同为公司揭牌。
我们牢记领袖嘱托,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融入服务全国大局中彰显担当,在抢抓战略机遇中主动作为,在应对困难挑战中砥砺前行,全省生产总值增长2.7%,城镇调查失业率5.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经济运行平稳健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水是城市发展的血液,是人民幸福的源泉。今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十年来,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45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调水为民、治水兴邦。十年来,这一世纪工程发挥了怎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25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20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甘肃省省长 任振鹤任振鹤作政府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