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长江委召开防汛会商,分析研判流域雨水情发展态势。会商强调,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梅雨期,近期将有连续强降雨过程,两湖水系来水快速上涨,部分支流可能发生编号洪水,中下游干流水位将转涨,防汛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6月9日以来,两湖水系南部、金沙江中游发生较强降雨过程。
中新社南京6月18日电(记者 徐珊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梅雨期。江苏省气象局18日宣布,该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9日起入梅。此前,浙江气象部门已于6月9日宣布入梅。气象上的“梅雨”,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时的一段阴雨天气时期。由于此时恰逢梅子成熟青梅向黄梅转变,又称“黄梅雨”。
央视网消息:据水利部网站消息,长江中下游6月18日进入梅雨期,长江水利委员会要求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工作。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预测,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雨带也将逐渐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18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南向北进入梅雨期,较常年同期略偏晚。
据国家气候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综合最新气候监测和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客观方法预测结果,国家气候中心预计:6月18日前后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同时进入梅雨期,“入梅”时间均较常年偏晚,梅雨期将偏短,梅雨量接近常年到偏少。
今年上半年,南方的雨是真的多,气象部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共遭遇16轮大范围较强降雨,有13轮过程中华是强降雨重点影响区域之一,其中就包括刚结束的上一轮强降雨。长江中下游今起自南向北进入梅雨期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消息,今天(18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南向北进入梅雨期。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10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今年首次,也是新预警制度以来第三次发出国家级的暴雨红色预警,预计6月24日14时至25日14时,江淮东部、江南中北部以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云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部局地特大暴雨。
中国天气网讯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和未来预测的综合分析研判,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已于6月17日开始,较常年(6月14日)偏晚3天;江淮地区将在今日(6月19日)入梅,较常年(6月23日)偏早4天。梅雨季的到来意味着到处湿哒哒、衣服晾不干的日子又双叒叕来了。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6月19日讯(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致远)6月19日,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和未来预测的综合分析研判,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已于6月17日开始,较常年(6月14日)偏晚3天;江淮地区将在今日(6月19日)入梅,较常年(6月23日)偏早4天。
中国网6月20日讯 近期,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迎来强降雨集中期,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陆续进入梅雨季。据中央气象台,未来十天,最强雨带基本维持在长江以南地区,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堪称阶段性“暴力梅”。
昨天(17日)我省南部地区出现阵雨其他地区以多云天气为主今天白天省内大部分地区仍为多云天气中午开始部分地区出现分散性降雨截至下午4点十堰、恩施、神农架以及我省东南部地区出现小雨咸宁局部出现中到大雨恩施、宜昌、荆州等地气温较昨天有所上升其他地区变化不大或略有下降截至今天16时仅大悟
近日,荆门气象部门发布我市梅雨期气候趋势预测信息,我市下月进入梅雨季,预计6月中旬后期入梅。梅雨季是我省一年中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5个旬的降水约占主汛期雨量的6成,全年总雨量的3成,出现在这一时段的较长连续降水过程为梅雨期。
长江中下游今起入梅新华社武汉6月18日电(记者李思远)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消息,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雨带也将逐渐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18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南向北进入梅雨期。今年长江中下游入梅较常年同期略偏晚。
江南又到梅雨季,但今年的梅雨似乎格外凶猛。近日,“长沙1小时下了54个西湖”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数据显示,长沙6月24日单小时总降水量达7.68亿立方米,据测算约等于54个西湖水量。此外,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区的降水距平百分率超过常年50%以上,个别站点超过300%。
梅雨季长江中下游降雨偏多6成记者从长江委了解到,长江中下游自6月18日入梅以来,降雨过程连续、无间歇,四次降雨过程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及其南部,且降雨区高度重叠。梅雨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6月28日14时,“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中下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