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唐雨 实习生 张瑜)近日,“开盒”“个人信息泄露”等相关热词再次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开盒”?如何防范被“开盒”?当普通人被“开盒”后,如何第一时间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防范个人信息被“开盒”?
个人隐私信息被公开,电话、短信遭陌生人轮番“轰炸”……“开盒挂人”是什么行为?实施“开盒”造成严重后果,责任如何承担?网络平台是否应该承担责任?遭遇“开盒”怎么办?如何遏制“开盒”行为?记者采访了专家,听听他们的观点。
近日,针对网络“百度副总裁女儿涉嫌‘开盒’网暴孕妇”的传闻,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发布朋友圈郑重道歉。此消息迅速冲上多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疑似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13岁女儿因不满“素人”(普通人)孕妇网友对韩国明星张元英的评价,出手对其“开盒”。
今年7月,大学生金萌(网名)被“开盒”了。恐吓电话和短信,猛烈地砸向金萌的手机:微博、微信难以正常使用,刚刚清空未读消息,不到1分钟又显示出“999+”条。骚扰信息像一片片雪花飞来,砸在金萌身上,如同遭遇一场巨大的雪崩,压得她快要窒息了。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人肉开盒”情况仍时有发生,其中还有不少未成年人的身影。“人肉开盒”,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导网民对被“开盒”者进行网暴,往往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精神压力和伤害。
“开盒”是一个行业黑话,说的是利用非法软件,盗取个人及其家人的隐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等等。一个个人的身份信息像魔盒一样被打开,违法者在获得隐私信息后,对”被开盒“者进行肆无忌惮的骚扰、勒索,并煽动网民一起攻击谩骂。”开盒挂人“为何如此猖獗,个人隐私该如何保护?
3月20日下午,百度召开信息安全沟通会,针对事件的调查过程及结果进行现场说明,并展示经三方公证的“(2025)京精诚内经证字第 1642号”公证书。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表示,百度任何职级的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
来源:【陕西网】近日,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该事件中,一名未成年人因对某明星评论不满,参与了对一位孕妇的“开盒”,造谣、曝光其工作单位,并对其丈夫发送辱骂信息。此类“开盒挂人”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害,还触犯了多项法律法规。
近日,一名13岁未成年人在网上对一名孕妇“开盒”的事件,让网络暴力和数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事件的起因系一网友留言评论某韩国明星的行程,随后便遭到了粉丝群体的攻击和谩骂,一名未成年人甚至对该网友“开盒挂人”,公开曝光了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诸多个人隐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