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记者黄玉玲)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举行“依法惩治跨境电诈犯罪 守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发布《依法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反电诈法》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等不同行业主体的反诈职责,其中包括:落实电话卡实名制,明确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终端设备等的主体责任,加强信息管理与反诈数据信息共享等。
虚假购物、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领导熟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数量上升最快的刑事案件类型。自12月1日起,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施行。
来源:《检察日报·观点》2024年10月26日 第10706期 第三版朱佳乐 王佳 近年来,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相关黑链条犯罪的背景下,银行卡提供者(下称“卡主”)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中的重要犯罪人群。
案例一梁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基本案情】2020年2月至9月,梁某伙同何某华(另案处理)等人,在缅甸木姐地区设立诈骗窝点,招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团伙入驻,对各犯罪团伙进行管理,向犯罪团伙收取房租、水、电等“物业”费用,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短信群发技术设备,并帮助联系“洗钱”团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50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卡娃”,指利用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为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转账洗钱的人。近日,重庆市江津区法院审结一起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银行卡洗钱的“帮信”案件,以电信诈骗案件造成的严重后果对“卡娃”判处刑罚。朱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日,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11月26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惩戒办法》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