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祭仓颉。传说中,谷雨的起源与仓颉造字有关。据《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创造了文字,惊动了天地,出现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观。后来,人们就将这天定为“谷雨节”,作为纪念仓颉的日子。(2)喝谷雨茶。
4月19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谷雨这个节气,民间有不少习俗。谷雨节气,还有不少地方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候。“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早在隋唐的时候,牡丹已经进入城市,深受大众喜爱,成为市民欣赏春色风景的最佳赏花之一。
谷雨至,农事忙。古代中国人以农耕为主,而春季末期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谷雨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农作物得到充分的水分滋润,有利于其茁壮成长。谷雨至农事忙 谷桑茁壮生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晓峰:按照古代人的分法,把谷雨分成三候。
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谷雨至,暮春来,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将“谷”和“雨”联系起来,可见这一节气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是多雨。谷雨节气的来临,标志着今年的春天已经进入了后期,同时也预示着夏天即将到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年4月19日(农历甲辰年三月十一日)21时59分,迎节气“谷雨”。暮春槐序,落英缤纷。雨生百谷,清净明洁。谷雨·三候一候 萍始生萍水碧绿,雨意逢时。二候 鸣鸠拂其羽布谷啼春,振羽唤耕。三候 戴胜降于桑戴胜临桑,蚕将出蚁。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见出江南烟雨的节气。谷雨时节的风物风俗有祭祀仓颉、赏牡丹、品谷雨茶等。谷雨三朝看牡丹,唐末王贞白诗有“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王维诗有:“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今年的4月19日(农历三月十一)迎来“谷雨”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谷雨”以后,我国天气转暖,气温很快回升,霜、雪现象基本终止,寒潮天气基本结束。谷雨时节,民谚有“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
海报新闻记者 张亚茹 德州报道雨生百谷夏将至,朝暮韶光正当时。今天我们迎来了“谷雨”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4月19日是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这个时节的北京,雨不一定准时到,但漫天的飞絮每年都如约而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气象局4月18日发布了北京杨柳飞絮第二个高发期预报,飞絮高发时段为4月18日至5月7日,持续时间约20天,并将覆盖整个五一假期。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4月19日,将迎来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也是处在春夏交替时节的一个特殊节气。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谷雨节气,春耕将进入忙碌期,这一年能否有个好收成,就取决于春季有没有打下一个好基础。同理,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也是如此。
谷雨时节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江苏卫视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章,邀您共赏四季变换。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春雨绵绵是谷雨最主要的特点,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今天,2024年4月19日21:59迎谷雨节气。“雨生百谷”是为谷雨。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牡丹盛开、泥新燕巢、杨絮纷飞、落樱如雨……都预示着满园的春色即将谢幕,繁华的夏季渐行渐近。谷雨是春夏两季过渡的节气,因此历来备受重视。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正暮春春深如海,后天便是甲辰年的谷雨节气了。作为一个节气的名字,“谷雨”二字总是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这是人们在祈求雨水应时节而来,飘飘洒洒,正好可以播种谷物,继而又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的动人场景。
谷雨时节戴胜(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刘春江谷雨,春天的第六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19日到21日之间,标志着降水开始增多,气温回升,春季进入最后的阶段。谷雨的由来,缘于“雨生百谷”。三月中,自雨水后,土壤湿润,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谷物,故称“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