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和长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法援帮‘宁’答”栏目,精心选取市民关注度较高、咨询较多的典型案例深入讲解,以期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持续传递司法温情。自媒体平台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但也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中新网2月28日电 (记者 范丰辉)据媒体报道,近日,“青岛保时捷女销冠”牟倩文称,有人盗用她的照片发布在黄色网站,经警察核实,帖文均为虚假信息,她已经报警立案。牟倩文曾因2023年售出170台保时捷在互联网走红。2024年,牟倩文再度售出170台车,连续两年成为保时捷销售冠军。
今日话题:女生如何反击造自己黄谣的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坊柬编辑|坊柬本期篇幅较长,多为网友的真实经历,阅读时长约为5分钟,请各位耐心观看哦!后面内容更加精彩!!!
大象新闻记者 关新耀造谣者,既可耻又违法!侮辱中伤他人,理应受到惩罚!就在前不久,杭州一女子和朋友爬山失联后获救,但却遭到网友的恶意解读,其丈夫站出来发文表示爱妻失联前主动发送求救信息,并请广大网友停止恶意揣测。是的,面对被造谣时,各种猜测如潮水般涌来,任何人都难以招架。
7月11日,一名短视频平台网红小雪发布视频,讲述自己被造黄谣后报警、取证及保全证据的经过。小雪自述的视频显示,7月9日,自己丈夫发布的一条视频的评论区突然集中出现“求瓜”“已看过”“真的是你啊”等留言。
对于普通人而言,常见的造谣传谣,通常集中在民事责任中。当发现有人造谣,给自己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首先要做的是收集证据。如果认为造谣传谣者的行为,危害极大,甚至已经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方式,则可以选择报警,请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追究造谣者传谣者的行政、刑事责任。
律师说法网络具有的隐匿性、开放性,有人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使用图片、视频或杜撰的剧情,在自媒体或短视频等渠道进行传播,给他人带来严重不良影响。近期引发关注的大学生恶意P图造谣事件,引发了大众关注。在日常生活中造谣也屡见不鲜,受害者们该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编造谣言P黄图合成淫秽视频等现象屡见不鲜 专家提出依法让造黄谣者付出更大代价□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王意天“苏州大学学生恶意P图侮辱女性”事件的风波尚未平息,“广州一女子地铁照片被AI一键脱衣”一事又引爆网络。很多网友怒斥:造黄谣者无耻无底线。受害者何止上述两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