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消息报》13日报道称,俄最新型柴电驱动破冰船21180型首舰将在不久后列装俄太平洋舰队。据报道,21180型“叶夫帕季·科洛夫拉特”号于2018年在俄圣彼得堡造船厂开始建造,2020年年底下水。该船的适航性、机动性、破冰能力等性能均已通过测试,并将很快加入俄海军服役。
我国极地科考的大国重器——“极地”号破冰科考船,近日出坞下水,并将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这是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极地”号到底长啥样?跟我们走进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的生产基地,揭开这艘破冰科考船的面纱。
我国首艘重型破冰船# 七〇八所牵头# 可破厚度2米以上冰# 高度智能# 使用绿色燃料# 主要部件国产化近日,中国船舶设计大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吴刚介绍:我国首艘重型破冰船的研究设计工作正由七〇八所牵头稳步推进,一旦投入使用,该船能在北极和南极执行长期
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出征,前往北冰洋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1日,在河北省沧州市举行的2023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上,“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研制入选“2022年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广州特派记者 赵觉珵 邓孝慈】编者的话: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近日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后返回母港。《环球时报》记者独家探访了该船。
超3万吨的核动力破冰船雅库特号的出现,不仅展示了俄罗斯在破冰船技术上的强大实力,也让人们对其性能充满了好奇和推测。雅库特号海试一、性能参数雅库特号下水基本参数如下:舰名雅库特长173.3m宽34m(设计水线33m)舷高15.2m最高处54m吃水深度10.5m满载排水量3.
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出征,人们在拍摄“雪龙2”号。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新华社“雪龙2”号7月18日电 科普:“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扫描新华社记者魏弘毅近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出征,前往北冰洋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今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中国极地考察的硬实力如何?7月3日至4日上午,“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和“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双双亮相山东青岛奥帆中心码头,举行为期一天半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各类船舶往来码头司空见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黎霞 广州报道1月25日,中山大学打造的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正在辽东湾执行冰区试航任务,以试验极地号船舶低温航行和破冰能力。据悉,“中山大学极地”号此次渤海破冰试航之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破冰科考船行列,为我国极地科考贡献力量。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22220项目”世界最大核动力破冰船系列的第四艘 “ 雅库特 ” 号下水仪式11月22日在坐落于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造船厂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是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了“雅库特”号下水仪式,并表示:“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俄罗斯都对与其他国家合作建造核动力破冰船持开放态度。”
日前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成功开展冰区试航近日,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开展冰区试航,成功验证了船舶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成为继“雪龙”号、“雪龙2”号之后,我国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据央视新闻报道 近日,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开展冰区试航,成功验证了船舶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成为继“雪龙”号、“雪龙2”号之后,我国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新的一年开始,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也进入繁忙的科考时间。目前,“雪龙2”号正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观测,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正在加紧建设中。无论是“雪龙2”号卓越的破冰能力,还是恶劣环境下建造的罗斯海站,都离不开硬核装备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