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一点都不夸张,沙俄士兵的医疗和食宿条件真的就和牲口没啥两样,是一只充满了“低人权优势”的军队。18世纪俄军的总人数在30多万到40万之间徘徊,40万沙俄军队中只有45个合格军医外加400多名医生助手,遇到战时这些医生还会优先供应贵族军官。
然而在不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记录中,俄军士兵们随军饮食虽然比不上美英等土豪国家的丰富奢华,但是对于当时大部分来自于乡下农庄的大头兵们来说,军队中给每个人的伙食供给还是比较充足的,甚至书面上规定的标准要比红军初期的伙食供给还高,至于在一战战场上的俄军的战地伙食,怎么也超过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每人每天800克黑面包的战时补给。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一百多年前,沙皇俄国和日本在我国东北大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狗咬狗的战争。为了在战争中取胜,俄国进行了大面积的动员,总兵员前后多达136万人,沙皇尼古拉二世几乎下了血本。
在1830年波兰人闹出了11月起义,这场起义的主力就是三万多人的波兰军队和军校学生。沙俄一向要瓦解波兰民族的抵抗力量,彼得大帝还一度把波兰军队限制在2万人的份额上,但在尼古拉一世亲自担任国王的波兰王国里却有三万多波兰军人全副武装准备战斗,按照尼古拉一世的命令,他们会被在1830年杀进比利时和法国镇压西欧的起义,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尼古拉一世不派自己的军队充当先锋哪?
核心提要:1. 目前的俄乌战场形势分析都尽量基于理性和事实,但我们也要明白,普京的战略决定未必会来源于全面信息,更可能来自于手下对他的汇报。不过在这之外,俄军在战斗能力、意志、后勤的综合较量上不如乌军,也是他们在基辅失利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