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大反攻(三)1944年5月11日黄昏,远征军第53、第54军以及第76、第88、新39师各1个团分7处强渡怒江。新39师1个加强团在惠通桥上游率先强渡成功,12日攻占红木树,揭开了滇西远征军反攻的战幕。
侵华日军将领坂口静夫,曾以陆军大佐出任第十六师团司令部附,全程参与了进攻南京作战和“南京大屠杀”,其后又参与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升任陆军少将后,以第十二师团步兵第12旅团长驻屯在牡丹江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任务,后被调任第五十六师团步兵团长,参加了进攻菲律宾作战及增援缅甸作战,最后一个军职为日军第六十五师团长,率部驻屯在庐州地区担任警备任务。
湖口虽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上下石钟山的险要地势,其实,湖口只利于朝一个方向防守,即长江上游的来敌。昔日太平天国与湘军在湖口拼杀了几年,就是因为湘军的进攻方向所致。湖口可以凭借着安庆方面的支援,以炮火封锁江面、湖面。
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抗战时期中国最后的对外陆上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当年5月初的“惠通桥遭遇战”中,日军试图袭取惠通桥,进而包抄中国大后方的战略预案破产,日军只得止步怒江西岸,中国军队结束短暂的混乱后,依托怒江天险与日军隔江对峙。
每年的5月4日是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的青年节,但70多年来,这一天对于地处滇西边陲的保山人来说,却有着永远难忘的伤痛记忆……1942年5月4日,滇西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对保山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轰炸,导致近万无辜同胞死于非命,素有滇西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保山城也化为一片废墟,成为保山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