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友谊和为外交工作储备人才,1950年5月13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分党组在送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的请示报告中,汇报了关于向苏联派遣留学生计划、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两国政府向中国提出的要互派留学生的情况及相应考虑。
1957年11月17日,莫斯科大学,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期盼毛主席的接见。(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中国留苏学生)下午6时许,当毛主席等领导人出现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时,全场沸腾,欢声雷动。毛主席高兴地走到讲台的前沿和两端,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
前言新中国成立之后,苏联在第二天就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毕竟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斯大林担任苏联领导人时,中苏关系总体还算是不错。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曾经在重工业方面给予了中国很多帮助。为了祖国的发展,很多有志青年便前往了苏联深造。
毛主席在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中,用一句英语引起了留苏学生们的困惑。这个故事展示了毛主席的智慧和努力,也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学习英语是有价值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扩大视野,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这天傍晚,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坐在第三排的他,亲眼见到了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会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毛主席,亲耳聆听毛主席对留苏学生们说出后来举世闻名的这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会后还与毛主席亲切握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48年,21位年轻人背负着祖国的期待,前往苏联留学。他们带着使命而去,绝大多数人日夜苦修,可是有5人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你眼中的青年是什么样的?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为《新青年》题写发刊词《敬告青年》,满怀激情地讴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在新中国历史上,“两弹一星”的地位无比重要,正是靠着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中国扛过了危机重重的冷战前期,恢复了常任理事国地位,并在冷战末的复杂态势中维护了稳定。“两弹一星”的功臣很多,钱学森就是这一事业的擎天之柱。
朝鲜战争最惨烈的时候,遭到重创的美国人不断放出风声:要以核打击摧毁中国的军事力量。1952年1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视察朝鲜战场后,警告中国“我国会考虑不限制战争所使用的武器……并且不再仅仅限于朝鲜半岛的敌对行动。”
有位航天大家的经历,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在中国航天事业璀璨星河里,他的名字从未停歇地闪烁着光亮。日前,《龙》杂志总编辑贾正专程采访了中国航天“大总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