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晚报讯 记者从1月15日召开的2025年甘肃省卫生健康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我省集中力量抓好15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切实提升群众卫生健康领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1 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完成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并全面开诊运营。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患病住院陪护难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为减轻家属负担、提供更好的服务,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率全省之先,从今年7月1日起试点开展无陪护病房服务,有效缓解了患者及家属的后顾之忧。8月13日,在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妇产科病房,产妇钱女士住院了3天。
来源:【人民网】患者轻轻一按床边的呼唤铃,专业护理员就能第一时间赶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专业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着手探索建设“无陪护”病房,由医疗机构聘用数量适宜、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受到患者及其家属欢迎。
□蒋璟璟2017年起,厦门的厦心医院开始探索“无陪护”模式,是国内较早实施全院“无陪护”管理的公立医院。“无陪护”病房,不是无人陪护,而是取消以往家属或自聘护工的陪护方式,患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由医护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共同承担。
来源:【海报新闻】轻轻一按床边的呼唤铃,护理员就能第一时间赶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专业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这个场景你能想象吗?最近,“无陪护病房”概念又火了。之所以说是“又”,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
“一人住院,全家受累”。很多家庭可能都遇到过亲人生病,住院陪护难的问题。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无陪护”病房正在福建、浙江等地试点。“无陪护”病房并不是无人陪护,而是由医院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进行陪护,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无陪护”病房能提供周到的服务吗?
为有效减轻患者家属负担,更好满足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不少地方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无陪护病房”来了,护理员队伍跟上了吗?阅读提示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后,经过严格培训的护理员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陪护,但人才队伍规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很多家庭都曾遇到的困扰。据新华视点报道,近几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无陪护”病房试点,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让家属不必跟着病人疲于应对。“无陪护”病房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患者家庭的就医痛点。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那就是“一人住院,全家忙乱”,这是很多患者家庭都面临过的困境。而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无陪护病房”正在各地试点。所谓的“无陪护病房”并不是无人陪护,只是病人不再需要家属额外请护工,而是由医院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进行陪护,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
在医疗体系不断发展革新的当下,“无陪护病房”这一新型服务模式正在多地试点推行,而这一举措,也正悄然改写着医院护工队伍的面貌。传统的住院模式下,患者床边往往围满了家属,家属既要操心患者的生活起居,又要应对医院的各种事务,身心俱疲。
家人们,今天得跟你们唠唠医疗圈里正在发生的一件大事——多地试点的“无陪护病房”,正悄无声息地改写着医院护工的“故事”。 以前,家里有人生病住院,找护工那可真是一场“大冒险”。这些护工大多是从各地来城里打工的,相互介绍、扎堆在医院各个角落揽活儿。
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陈庚 王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观念以及实践中,住院患者都由亲属进行护理,或聘请护工加以照护。近期,福建、浙江、天津等地探索实施的“无陪护”病房服务,其利弊如何、能否在全国推广,引发了广泛关注。
来源:工人日报 多地试点“无陪护病房”服务,医院护工队伍正悄然发生变化从护工到医疗护理员,“辛苦活”变成了“技术活”阅读提示2024年10月,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免陪照护服务”成为新增项目,国内多家医院开始试点“无陪护病房”。
维扬书生 子女因工作无法陪护,但护工不专业、收费贵,是住院病人面临的一大难题。福建、天津、山东、河南等多地医院宣布取消护工,推出了“无陪护制度”,由医院全权负责护理住院病人,有的医院一天只收60多元。这一做法在网上一片叫好。
来源:【新甘肃】冯海宁为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后顾之忧,10月27日,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统一指导各省规范护理价格项目;同时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康劲)记者从1月15日召开的2025年甘肃省卫生健康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甘肃集中力量抓好15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切实提升群众卫生健康领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