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舒洪黄龙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创建过程中,积极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优化社会化服务,强化人才智力支持,拓宽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推动示范园内产业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尤其是乡愁产业富民惠民成效显著,其实践经验通过省委改革办《领跑者》在全省复制推广。
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20日电 (记者 张强)近日,安徽省广德市东亭乡的数字乡村平台正式交付,标志着东亭正式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该乡东亭社区开启了“数字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数字化新篇章,让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8日电 (邓蕾雅)近日,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组成广西茶叶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广西钦州灵山县、浦北县茶园基地、茶企开展茶产业科技服务工作,以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服务“三农”,促进茶农增收、茶业增效,引领乡村振兴。图为三江县生态茶园。
来源:【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如今,在高平市,无土化栽培、无人机施肥、集约化育苗等智慧农业设备随处可见——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儿”□李璐璐又是一年盛夏,走进长平大地广袤的田间地头,处处是火热的农忙场景。
初冬,在金山朱泾镇待泾村的“花开海上”生态园,地肤、枫叶、芦花斑斓夺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景区门口卖农产品的当地村民,也吃到大客流红利,口袋“沉甸甸”,脸上笑呵呵。鲜为人知的是,这片四季可赏的连片花海,曾是不适合种植粮食的低洼地,而其所在的待泾村更是远近闻名的穷村。
崇明区中兴镇,以陈滧公路为主的“高科技农业发展带”和以七滧河两岸为主的“新兴乡创活力带”成为该区域未来发展的两条主线。作为“长三角农业硅谷”的重要承载空间,陈滧公路高科技农业发展带科创要素汇聚、新型产业密集。
来源:科技日报 【乡村行 看振兴】 盛夏季节,硕果累累,瓜果飘香。 在安徽省太湖县徐桥镇桃铺村盛鸿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盛鸿合作社”)的梨园里,合作社负责人王雨红看着挂满枝头的早熟翠玉梨,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合作社的130亩梨树,预计能结出20万斤果实,又是一个丰收年。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更是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淮北市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取得一定成效。
刘义彬“前面就是俺田马园,一年四季有水果,又能品尝还卖钱。别墅小楼一大片,三室两厅都齐全……西南有俩农资间,样样农资都齐全!嗒嘀咯嗒……”在山东冠县东古城镇田马园村的一处杏园里,我们围着一位老农,听他打着口梆子说自编的山东快板,开心的笑声一阵盖过一阵。
近日,霞浦县柏洋乡董墩村迎来葡萄采摘季。葡萄园内,种植户一大早忙着进行采摘;葡萄园外,收购商组织人员把刚采摘下的葡萄装车运往市场。又是一个丰收年。董墩村位于霞浦县西北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是霞浦县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地处山区,加上昼夜温差大,这里产出的葡萄甜度高,果香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