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8月21日晚,又有两家上市公司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出现兑付风险。微光股份、先锋电子均披露称,购买的5000万元中融信托产品逾期兑付。8月22日,微光股份跌1.30%,报22.73元每股;先锋电子跌1.61元每股,报13.42元每股。
微光股份“踩雷”中融信托一事还要追溯到2022年,去年7月15日、8月2日,该公司分别召开董事会及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总额不超过10亿元,其中单笔购买委托理财产品金额不超过1亿元,在此额度内,资金可滚动使用。
前后不到一周,三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购买的信托产品逾期公告,悉数指向了中融信托。8月11日,南都物业和金博股份盘后相继发布《关于部分信托产品逾期兑付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利用闲置自由资金购买的中融信托相关产品已到期,但本息均未兑付,涉及本金分别高达3000万元和6000万元。
每经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张益铭跨年前夕,又有两家上市公司发布中融信托产品兑付风险公告。12月29日晚间,传智教育(SZ003032,股价14.40元,总市值57.95亿元)、安利股份(SZ300218,股价13.55元,总市值29.
作 者丨陈嘉玲编 辑丨曾芳图 源丨视觉中国“踩雷”中融信托逾期产品的上市公司已增至8家。据上市公司披露的风险提示公告,这些逾期信托产品的期限为3个月、12个月、24个月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6%~7.2%,不少上市公司是在今年买入相关信托产品的,有的上市公司为滚存投资。
上市公司因购买信托产品“踩雷”早已不算新鲜事,不过,近期至少有三家上市公司“踩雷”了同一家信托公司——中融信托的信托产品。图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南都物业:公司尚未收到中融“汇聚金1号”本金及投资收益8月11日,南都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都物业,603506.
每经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张益铭新年伊始,又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此前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出现兑付风险。1月3日晚间,上市公司长光华芯(SH688048,股价59.38元,总市值104.68亿元)发布公告,公司去年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发生逾期兑付,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
中融信托逾期兑付风波仍未停歇。1月3日晚间,长光华芯(688048)发布公告,公司认购的“中融-隆晟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已逾期,且尚未兑付,存在本息不能全部收回的风险,可能对2023年利润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