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奇怪的是,当受害者接到这些催收电话以后,要求其提供“安逸花”委托他们催收的相关证明以及其身份证明,但是遭到了这些自称为“安逸花”委外第三方催收人员拒绝,甚至于还威胁受害者,如果不还款就继续打电话骚扰其就职公司的电话。
继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借款平台乱象后,不少消费者反映在其他平台也遭遇了类似困境。其中,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产品安逸花因其借款利率不透明、强制或隐形开通的会员服务以及涉嫌违规的催收行为,引发了用户的不满。仅黑猫投诉平台,就有25498条关于安逸花的投诉。
2月19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依法集中查出一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APP》通报,北京猿力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小猿搜题,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安逸花,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中公教师等APP被依法责令限期整改。
编者按: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拉开序幕。近期,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指出,金融机构应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要求以线上为核心,构建手机银行等新一代线上金融服务入口,持续推进移动金融客户端App、应用程序接口等数字渠道迭代升级。
本报记者 袁传玺近日,易观分析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消费金融APP活跃用户规模TOP10榜单,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旗下安逸花APP活跃用户规模排名第一,成为消费金融领域仅有的两个活跃用户量破千万的APP之一。
10月21日,澎湃新闻推出重磅文章《卧底催收公司30天:看到了恐吓羞辱,还有他人的信用卡消费记录》,讲述记者卧底安徽合肥市的4家催收公司,实拍内部工作场景与工作过程,对欠款人恐吓、侮辱,爆通讯录、骚扰家属,几乎成为常态,债权方的银行和小额贷公司的监管亦形同虚设。
APP作为金融机构触达用户最直接、最广泛的渠道,随着数字经济走深走实,逐渐通过转型满足了广大用户的数字化生活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金融APP的月活跃用户人数、用户依赖程度等便成为衡量用户偏好、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本篇文章从以绝对优势位居行业榜首的安逸花App出发,从行业分析、竞品分析、用户价值分析、商业价值分析、产品迭代分析、产品结构分析、运营路径分析及未来展望八个方面对安逸花进行了全方位战略解析。推荐对消费金融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预备,跑!”6月19日上午,在马上消费旗下安逸花第二届用户开放日的活动现场,随着清脆的发令声响,参与者冲出起跑线,尽管当天重庆下着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参与者的运动热情。自2015年上线以来,安逸花已经与用户相互扶持、相伴同行了9年。
5月10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48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网贷App,并责令相关App运营者应当于本通报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通报网信办,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App网信办将依法予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