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作者:董城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中考改革方案日前正式公布。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从今年非毕业年级学生开始,用于升学的中考考试科目明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六科,其中道德与法治是开卷考试,体育与健康突出从小学到初中体育素质的过程性考核。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赵旭、赵琬微)考试改革关乎万千家庭。2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政策。“新中考”政策有哪些变化?改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改革政策进行了解读。
来源:北京发布 今日,在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绍了《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01总体考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中考改革关乎孩子的切身利益和背后的万千家庭。
原标题:中考24日开考 这些问题要了解6月24日至26日,北京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将正式开考。北京教育考试院在日前发布的《2023年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问题解答》中提醒考生,考前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并提前规划路线,避免交通拥堵,确保在规定时间前到达考点。
今天,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此次改革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为考试、考查和考核三类,将从今年9月升入八年级的学生起开始施行,2025年迎来首考,要点如下。计分科目减少至6门。
今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政策解读发布,今年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中招录取总分为660分,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北京市16日举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67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2022年全市参加中考的考生共10.09万人,将于6月24日至26日进行,三天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物理、道德与法治、外语、化学、历史共7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