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30日讯 牵拉,扶正,夹挤,摇晃,合骨……近日,在江夏区中医医院,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襄阳何氏正骨中医学术流派”第六代传承人易宏伟医生接诊多名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避免了手术创伤带来的风险和痛苦。
红网时刻新闻1月24日讯(通讯员 杨期才)随着2024年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朋友圈里满是玩雪的欢乐,然而,对于骨科来说,这个季节却意味着另一种挑战。近日,永州市中医医院接诊了不少因低温、雨雪和道路湿滑导致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6月19日,62岁的陈鹏(化名)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复查,结果如他所愿——恢复得非常好。2023年5月,陈鹏因摔倒导致腰椎压缩骨折,接受中西医结合的骨折治疗后,第二天就下床了。一个月后,他就感觉自己差不多完全恢复了。
中医有很多绝活,但是很可惜,因为各种原因传承出现了问题,比如中医正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几十年前骨折后手法复位是个常态,现在骨折后手术上钢板变成了正常,如果说给一个病人做个正骨复位治疗骨折反而会觉得新奇,今天我们分享一个中医正骨的方法治疗骨折,以此来思考,中医正骨还有没有出路?
大众卫生记者 鲁红 通讯员 金浪 车国良 后期 余政武 实习生 袁赛赛儿童比成年人更易发生骨折。生活中,儿童活泼好动,自我保护力、危险性判断力差,骨骼弹性、韧性相对较大,易受力折弯变形,容易发生骨折。前臂、小腿、锁骨、肘关节是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武侠片里常常会有这样的桥段,一位武林人士骨折或脱臼后,寻求神医治疗,神医查看了一会伤情,双手用力对着骨折部位一推一拿!随着“啪”一声骨头复位的声音,武林人士的伤就治好了。这是什么原理?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红网时刻新闻6月5日讯(通讯员 刘政治)说到骨折的痛,那真是“刻骨铭心”!近日,患者周大姐就因一次意外导致手骨折,急匆匆地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南门口院区骨伤急诊科就诊。听到医生说要手法复位,怕痛的周大姐顿时面露难色,不太愿意配合。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0日讯(通讯员 王珂)中医正骨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医宗金鉴》总结前人正骨经验,提出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称正骨八法。中医正骨疗法是中医骨伤学的瑰宝,凝聚了无数中医医者的智慧。
红网时刻新闻2月13日讯(记者 曹缇)“和其他骨折不同,这是一个有名字的骨折,恢复难度更大。现在是信息透明的时代,你可以‘百度一下’。”日前,患者胡女士因骑自行车摔伤而到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就诊,施氏正骨传承人、正骨科主任医师彭真灵开门见山的话让她记忆犹新。
极目新闻通讯员 白璐 张敏武汉一女子摔倒时习惯性用手撑地,以为如此常见的摔伤骨折并无大碍,在家附近的诊所进行手法复位后便没在意。1个多月后,该女士感觉手腕仍疼痛难忍,就医后才得知保守治疗无效,不得不面临手术。68岁的李女士(化姓)是一位园艺爱好者,退休之后一直热衷于侍弄花草。
——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小儿骨伤科主任丁幸坡博士□ 李淑丽 张艳涛名医名片:丁幸坡,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小儿骨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扬子晚报网2月23日讯(通讯员 申琳琳 记者 朱鼎兆)这两天,淮安的路面好像穿上了一层“冰甲”,不少人因路滑摔伤,甚至骨折。骨折后怎么治疗,淮安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肖兴雷说,不一定要手术治疗,无痛正骨也可以。“从20日晚上下雪到22日,来院就诊的骨折患者明显增多。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王鑫)18岁的王同学是一名高三体育特长生,为冲刺心仪院校,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训练。然而,今年1月底,距离体考不到100天时,王同学却在训练中意外摔倒,导致左前臂严重骨折。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魏晓燕)近日,15岁骨折患者小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骨科专家仲兆富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两分钟不到即完成骨折复位,手法复位“稳、准、轻、快”,让患者免除手术之苦。一周前,小陈不慎跌伤右手腕部,拍片提示:右桡骨远端骨折,成角畸形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