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公告授予53项项目为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成都团队共获得2个奖项四川大学智能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章毅获科技贡献奖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的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并非成都团队首次获奖。
邛崃又出了一名院士。他还曾担任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副主编。
近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北京举办了产学研赋能新质生产力座谈会,表彰了全国100个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发布了《创新 使命 担当——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一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为该书作序。
担任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副主编。
日前,由四川大学牵头主办的世界生物安全与前沿医学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致公党原副主席程津培院士,四川省副省长罗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余辉,校长李言荣院士出席论坛并致辞。
9月22日21时31分,迎来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天文专家表示,今年是自公元1896年起、近124年来,迎来“秋分”时间最早的一年。“秋分”,是一个预示着丰收的节气,而此后一个星期、国庆前的9月29日,恰逢四川大学建校124周年校庆。上一次“秋分”到来最早的那年——1896年,正是原四川大学的起点。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12月6日,2025“蓉漂杯”成都市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启动仪式在成都市武侯区举行。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有关部门、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及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投融资机构、科技企业等200余人参与。
来源:【重庆日报网】ChatGPT有哪些“能与不能”?为什么说计算力就是生产力?新一代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如何构建?12月2日,2023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在重庆邮电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的举行。院士专家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展开研讨。
四川在线记者薛维睿12月6日,2025“蓉漂杯”成都市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启动仪式在成都市武侯区举行。该活动由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武侯区委区政府主办,吸引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投融资机构、科技企业等领域200余人参与。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自2022年底ChatGPT引爆科技圈,国内外掀起“百模大战”,机器人产业加速狂飙……人工智能正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头雁产业。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
4月22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揭晓,共20位女性及5个团队获奖。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是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以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女性投身科学。
人工智能正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头雁产业。抢占市场先机,各地加速布局。从全球范围看,已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国内来看,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已发布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专项政策。
5月28日,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四川省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担当作为、开拓创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