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27日讯(通讯员 扬民宣 王富裕 陈心悦 记者 陈咏)26日下午,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文化宫内,载歌载舞,喜庆热闹,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惠民演出活动在这里举行。
据《盐城市志》,据1953年7月1日开始的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地区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朝鲜族、彝族、黎族、畲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等11个少数民族1175人,其中回族1105人、满族29人,其他9个少数民族人数极少,总共41人。
什么?蒙古兵南下,在常州?常州还有少数民族村落?估计你看到这个标题,会一脸迷糊。那么想看看下面这张图吧,这个特色少数民族村,这就是城西回民村。其实最初知道这样一个村落,我也是相当的好奇。2020年,常州有11个村入选江苏首批传统村落名单,雪堰镇除了雪西村之外,城西回民村也在榜上。
主要讲述人:段昌晚,1982年生,段庄四组居民,现任段庄村党支部书记。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段庄村有22个村民小组3239人,其中少数民族169户740人,主要有苗族、彝族、哈尼族、仡佬族、瑶族、土家族、傈僳族等,占全村人口的31%以上,以婚进为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江苏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55个少数民族齐全,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常住和流动人口近100万人。
我翻看了一部《武进县志》记载,城西陡门塘回民是在元代从内地南迁过来的,城西村清真寺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年,是由当时的知府杨敛在其舍宅修建的,又叫礼拜寺,后来他又在现在的常州市中心双桂坊建了清真寺,所以民间有“先有陡门塘,后有双桂坊”之说。
金风送爽,秋意渐浓。连日来,“水韵江苏·美好乡村”全媒体乡村行活动在江苏多地举办。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江苏多地乡村立足农业、叠加旅游,正呈现一番崭新面貌,为远近游客送来一缕温和乡愁。生态为本,自然风景留人住9月底,海风渐凉。不过随着开渔,连云港的大小港口却正是热闹时节。
这些沉甸甸的合作果实,是江苏统一战线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赋予的新使命新挑战,江苏统一战线聚焦中心大局发挥重要法宝作用,不断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肩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汇聚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和平桥街道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现有21个少数民族的4000多名同胞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老乃”本名乃合买提,今年56岁,是和平桥派出所的一名维吾尔族警察,长期负责处理辖区内的民族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