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2024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微医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微医控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62亿元、13.68亿元和18.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2%和36.2%。
该消费者称,其想在微医买药,付款开了24小时图文问诊,医生上来只建议去线下医院,且态度强硬冷淡,然后就结束了,消费者去人工客服投诉说我没有得到帮助可不可以换个医生,客服说医生回复没有问题,建议该订单结束后再换医生,也就是让消费者再花钱问诊,后消费者让客服给我退款,客服说要经过医生评估问诊内容,两到三个工作日才能给答复。
微医集团及其实控人收到行政处罚,微医收大额罚单。日前,证监会披露行政处罚决定书,微医集团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未依法及时披露在易联众拥有权益的股份变动情况,所披露的持股变动情况有误导性陈述,且在限制转让期交易易联众。
9月8日,记者注意到,微医集团自今年4月1日递表港交所以来,至今仍未有进展,时间已长达5个月。根据港交所规则,申请企业向港交所递表时间超过6个月未获批,其招股书就会自动呈现失效状态,需要重新递交新的财务资料,也就是说,留给微医的时间“不多了”。
日前有媒体报道,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获得超10亿元战略投资,领投方为来自山东省的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如此大笔资金的注入,无疑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处于资本“沉寂期”的数字医疗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大大提振了行业信心。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韦香惠)据报道,互联网医疗企业微医今年预计营收近百亿元,内部已经考虑重启上市计划,最快或将于今年底再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招股书。中新健康就相关消息向微医方面求证,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顶着“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的头衔,三年多前港股IPO未果的微医再次冲刺港交所。2024年12月31日,AI医疗公司微医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微医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红星资本局3月11日消息,互联网诊疗平台微医近日再传将提交IPO申请,不同以往的是,此次微医拟在美股上市。3月11日,红星资本局向微医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有回复。↑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3月8日,据科创板日报,微医转向美国IPO,相关投行人士表示,该消息属实。
10月14日重阳节,在广东反诈助老体验展暨“广图·蓝马甲公益行”系列活动发布会上,南方都市报发布了《互联网平台App适老化改造测评报告》,希望借此观测App适老化改造趋势,剖析不足、发掘亮点,协助平台更好地为老年群体提供特色化、精细化、温馨化的助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