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0日上午,一名8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北京某医院成功进行了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这是天津脐血库为全国移植中心提供的第863份脐带血用于临床移植,其中自体应用的病例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脐带血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价值被专家们发现。
渤海早报讯 (记者许鑫)昨日,记者从位于滨海高新区的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获悉,该库为广东省一名患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3岁女童成功配型脐带血,目前女童得到救治并恢复良好。去年12月22日,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接到一个来自广东的求助电话。
工作人员正在将脐带血储存入罐。记者许鑫摄天津北方网讯:昨日,记者从位于滨海高新区的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了解到,该脐血库近日刚刚完成了第30万例的血样采集,至此该库脐带血存储数量约占到国内脐带血存储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也成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存储数量最多的国家。
齐鲁网健康频道讯 2016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脐带血作为新生儿带来的一种可治疗多种疾病的生物资源,让我们做个盘点回顾,关于脐带血都有哪些见于媒体的移植案例,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又发生过哪些值得关注的事件。
“当初给孩子存储脐带血,真的是最正确的决定,它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小美(化名)的妈妈激动地说道。今天早上,小美一家迎来了期盼的好消息:在接受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个多月后,小美各项指标评估良好,顺利出院。让小美妈妈尤为欣慰的是,整个移植过程中女儿“一点也没觉得难受”。
“没想到当年为孩子存下的脐带血,居然在跨越19年后真的救了孩子的命!”再障患者小安(化名)父亲激动地说。2021年,18岁的小安突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幸运的是,小安出生时存储在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脐带血拯救了他的生命,目前小安身体各项指标均恢复良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保存了19年的自体脐血挽救了一个再障患者的生命,创下国内脐血应用纪录。近日举行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十届脐带血大会上,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兼血液肿瘤科主任孙媛分享了一个自体脐血临床应用的突破性进展。目前该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恢复良好。
今年7岁的小易健康活泼,不知情的人很难想到这个聪明的孩子曾患有严重的血液病,而出生时父母为他保存的脐带血最终挽救了小易的生命。原来,小易4岁时被诊断为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短短一个月医生就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
4月27日上午,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移植洁净病房里,20岁凡凡(化名)躺在病床上,静静地等待着“重装”造血系统。原来,凡凡不久前被查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对于他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脐带血有没有必要保存?是不是智商税?这是很多新手宝妈都遇到的困惑。脐带血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没搞懂这是什么都稀里糊涂花了好几万块钱。脐带血是胎儿出生后,在脐带血管和胎盘绒毛血管中残留的血液,产后或剖宫产后、断脐时候采集,通常为100ml。
苏玲玲被送往手术室成功采集脐带血大众网东营1月7日讯 (记者 李欣)2015年1月6日下午,一诺妈妈苏玲玲在东营市人民医院平安诞下男婴并保存了200毫升脐带血,这些脐带血将用于治疗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女儿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