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与商场、酒店类似,一些机器人已出现在医院场景中。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刚性需求和技术提升,使其具备了大范围铺开的可能性。消毒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逐渐深入各大医院体系当中,在效率与安全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曾覆盖数百家三甲医院的一款消毒机器人,又走进国家体育场。该款产品来自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钛米机器人”), 3月5日,该公司与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按照市委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和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8月15日下午,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带队赴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专题调研,分别听取企业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企业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储备、研发管线布局、近远期发展规划,推动解决企业发
“张江科学城中从事研发工作的程序员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张江男’。我自己是‘张江男’,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海内外人才加入‘张江男’的行列。”在1月11日下午举行的浦东组全团审议中,新任代表潘晶的一席话,让大家记住了这位80后“张江男”。
公司将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结合,自主研发、生产高值耗材管控机器人、毒麻药品管控机器人、核医学病房服务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等医用移动机器人,是一家获得全国首例智能消毒机器人消毒器械许可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从今天举行的第六届医疗器械质量提升大会暨医用生物新材料与新技术论坛开幕式上获悉,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与15家生物医药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动医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医产融合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