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高校教师职称自主评审工作推进视频会上获悉,在本科院校,国家示范、省级示范、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和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学校自主评审的基础上,2020年所有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全部实行自主评审。
丨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微信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Q1《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近日,人社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落实自主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等等。《指导意见》还有哪些重要改革举措?
高校的职称评聘根据不同岗位而设置,可分为几个系列:专任教师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这里指的是左右的上课的专任教师,思政系列就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些,因为国家对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将思政系列单列。
职称的评定标准是高等院校工作的指挥棒,职称评定的标准、方法、方案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会严重影响一个学校的风气和教育教学质量。近20年来,职称的评定工作越走越偏,以至于到现在进入了死胡同,难以转身。
但评上了教授,并不意味着晋升之路就此结束。事实上,代表着高校教师最高职称的教授也有着“等级”之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曾在较长时间内实行过三级教授分级制,拥有高级别教授,代表着院校在相应学科的领先学术地位,也为院校增添了不少自豪感。
职称破格为社科青年成长按下“加速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职称工作纪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济济,申报破格晋升职称人员非常优秀,相信晋升职称后会在学界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参评同志学术水平高,能力很全面,既能写论文专著,又能写要报,我们学校要向社科院学习。
青海省人社厅、省卫健委日前共同印发青海省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破解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反映强烈的“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职称评审问题,引导医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上。
2023-04-28 08:10来源:光明日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编者按近日,各地一些产业工人、技能人才评上正高级职称、成为“工人教授”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这一变化背后,是我国人才理念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