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西线战场最终陷入了僵持,双方谁也不得寸进,除了“兴登堡”防线的稳固和法军战略决策失误两个主要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1917年春,俄国陷入了内乱,政府自顾不暇,再也无法发动有效攻势,极大地缓解了东线战场的压力,使得德军可以调集些许力量抵御来自西面的猛烈攻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在欢呼中开战,最终以死亡几千万人的代价结束。欧洲大陆一直受基督教宗教影响奉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国王也不例外,造成了很多国家没有男性继承人,虽然国王情人众多,也有不少私生子,但均没有继承权,所以欧洲大陆有很多国家不得不由女性继承。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张润晨编辑|t引言一战的德国到底经历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直在赢,一直在赢,但是就是始终都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
第六章 陆军进攻的起因 截至此时,关于达达尼尔行动,战时会议和海军部都毫无疑问地接受了这么一个前提,即陆军将不参与进攻土耳其的战争。基奇纳勋爵在1月2日写给我的第一封信中说:“我们没有军队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在几个月内我们不准备大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参战国家达33个,15亿人被卷入战争,各国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19世纪末,迅速强大起来的德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这就严重威胁到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从而使各国矛盾日益激化,其中,主要矛盾有四对,即英国和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矛盾,俄国和德国的贸易矛盾,法国和德国因普法战争的矛盾,以及俄国和奥匈帝国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于是,矛盾重重的欧洲,在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组成同盟国,与此同时,英国、法国、俄国签订“三国协约”组成协约国,共同对抗同盟国,从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