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成武 通讯员 宋蕾滆湖上掠过的长风,掀起长荡湖片片涟漪。自2022年5月“两湖”创新区建设冲锋号吹响以来,金坛区坚决扛起重任,挺进“两湖”创新区主战场,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一座“最美新城”加速崛起。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夜景。
盛夏,“两湖”创新区建设热火朝天——位于核心区东侧的常泰铁路常州南站,得到国铁集团鉴定中心、省发改委、省铁路办、省铁路集团等大力支持,提前开展站房设计招标;总部经济区首座大楼苏澳大厦、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二期、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一期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落好关键子,带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最近,沿着常州金武快速公路驱车去金坛区,一路所见,都令人振奋。以前,这一路芳草萋萋基本上都是田园风光;现在,目之所及,企业鳞次栉比,全是现代化的车间厂房。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从西太湖到长荡湖,面貌一新,处处生机勃勃。
核心区重点项目不断见桩、见架、见形态。图为建成投用的西太湖国际露营岛局部。 高岷 摄编者按作为实现“532”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核心载体,“两湖”创新区承载着常州的未来和希望。2022年5月,我市召开“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大会,吹响向湖生长、拥湖发展的号角。
常报全媒体讯(记者 舒泉清) 2月21日,市委书记陈金虎调研“两湖”创新区,强调要把握关键时间窗口,抢抓“两湖”创新区建设机遇,蹄疾步稳、有序有力推进重点项目,乘产业振兴、能级跃升之势而上,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金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发布《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系统推进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示范区。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奋进的常州金坛向“新”而行,笃行不怠,奋力开创“美丽常州新样板”建设新局面,努力以一域之精彩为全市发展大局添光彩。久久为功,锦绣生态铺展新画卷生态治理,关键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024年11月18日,金坛区政府在信访件回复中透露:苏锡常城际:原苏锡常城际铁路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为进一步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拟将项目起点由奔牛机场调整至溧阳天目湖,目前正由常州市牵头,开展线站位方案研究工作。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今年以来,常州金坛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具有金坛特色的人社创新改革实践,力争干出更多“金坛经验”“人社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2023年初,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吹响了打造引领长三角、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奋进号角。9月26日,2024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投资常州大会上,工信部正式发布常州“中国新能源之都”城市产业名片。
来源:新华社地处长三角腹地,人口数量、地域面积均不占优势,却能跻身“万亿之城”;非一线城市,但从“工业明星城市”、细分市场“隐形冠军”集聚地,到“新能源之都”,这座城市总能觅得良机。面积不大,能量不小;其名为“常”,却不寻常。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选择常州,就是选择绿色美好未来。今年5月15日,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常州成功举办,不仅让绿色低碳的美丽常州再一次惊艳世界 ,更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汇聚了强劲绿色动能,为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增添了更多生态底色,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常州力量。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河海大学:学科建设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日前,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婷婷,正带领团队对基于“星网+ADS-B”技术的智慧低空管理平台进行升级,旨在增强低空空域的通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