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指出,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编辑导语:贷前授信环节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中十分重要,肩负着客户转化的重担。本文作者对“马上金融”产品进行拆解,分析产品的每一个设计细节,最终形成方法论,分别从数据表现、业务场景、产品流程进行拆解,感兴趣的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6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通报》内容包含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捆绑保险乱象、近35%的年化利率成本借贷等问题,最终总结出来马上金融的“七宗罪”: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等。
《通报》指出,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共七大问题,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相信大多数申请贷款的朋友在拿到个人征信报告时,会注意到我们的征信报告中,通常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记录,第一种“贷款审批”,第二种“信用卡审批”,第三种“贷后管理”,前面两周记录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要么你是申请申请贷款,要么你是申请信用卡,那么“贷后审批”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