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位于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的青际坑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内,工人在包装茶叶。近年来,该县打造白茶品牌,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全县产茶1.36万吨,产值18.33亿元,茶产业成为政和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视频剪辑 张盼通讯员 熊海5月13日,孝感市大悟山上的天气微凉,偶尔拂过清爽的凉风,茶树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晃动。45岁的刘虹拢了拢衣襟,拎着茶篓,穿行在山中的野茶园里,她惦记着今年家里的茶叶还差几斤,想来碰碰运气。
“这批明前茶炒出来,我们就要发往美国,一共50公斤,每公斤价格500多美元。”3月31日,在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山脚下的一座小院里,吴红正忙着手工茶的生产和包装。吴红是北川手工茶制作市级非遗传承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她带头成立了振兴茶叶种植专合社。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通讯员 彭艮虎实习生 杨可儿声称“代加工茶叶包”可以赚生活费,实际收取“约束金”,回收时却以各种理由拒收,涉嫌诈骗112人、共收取约束金44万余元。7月31日,湖北省京山市人民法院通报了该起案例,被告人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丽华、向丽莉、熊峰)端午将至,人们都开始忙碌着包粽子、吃粽子,但是在鹤峰县太平镇三岔口村梓晨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粽茶加工厂内,工人们却在忙着用荒野茶包“粽茶”。这种既有箬叶香、又有茶香的“粽茶”,以茶为馅料,用箬叶包制而成,独具新意,十分受消费者喜爱。
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7日电(胡玮)端午将至,在安徽省祁门县,一款用箬叶包裹的手工“粽茶”,吸引着年轻茶人争相购买。所谓“粽茶”,是当地人以祁门红茶为馅料,用箬叶包制而成。在祁门县际源春茶业有限公司,茶工们熟练地叠箬叶、放茶叶、裹箬叶、绑绳子,一个个迷你的三角“粽茶”很快呈现在眼前。
下单并付货款后,将珠子串成手串,再寄回去,过些天,公司会返回货款和代工费。这样在家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工作,如果纯手工,每天可赚一两百元代工费。吉林市一家公司推出的代工招聘,吸引了许多宝妈、老年人。孰料,2025年1月1日公司“大促销”后,1月3日,公司再未正常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