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战役期间,负责前线指挥的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曾不止一次表示过对郭汝瑰的怀疑,他几乎逢人便说见人就讲,顾祝同不耐其烦敷衍了事,老蒋则直接翻脸:“郭汝瑰家沙发上有破洞,你就说他可疑,莫非贪腐才是咱们的本色?”
在黄埔系一众高级将领中,顾祝同绝对是最特殊的存在,他是“五虎上将”、“八大金刚”之一,但他的军事能力一般,一生“战绩不重,建树不多”,在中原战场、山东战场、东北战场连续败北,甚至退台后国民党上层多人要求追究其战败责任。
陈诚在军界地位超过刘峙,甚至何应钦是老蒋失败之始,因为陈诚非宽厚之人,上司被曾经手下超越,并被颐指气使,会让这些曾经上司产生抵触甚至消极情绪,这对整个阵营很不利的,尤其是这种超越还不是因为靠实打实的战功。
站在历史客观角度,蒋氏确实做错了不少事情,但他手下确实有不少始终忠诚的将领,顾祝同就是其中一位。不过因为他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战功,所以有很多人都纳闷至极,这人为何几乎屡战屡败,蒋中正却对他颇为信任,还让他做总司令。
其实陈诚是一位具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者政治家类似,陈诚在仕途上并非单纯地追逐高官厚禄,而是希望通过权力这一个让世人为之兴奋与诟病的工具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贪权而不恋权这是蒋介石放心任用他的原因之一。
第二天,他从洛阳飞抵南京,马上就发了一个关于西安事变的声明,名字挺有意思,叫作《对张杨的训词》。在《毛选》中,主席大约四次提到过何应钦这个人,最早是关于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最后是在解放南京前夕,何应钦任行政院长的时候,中间两次,则是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