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同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强调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最新报告并呼吁:全球应禁止在学校使用智能手机。报告称,学生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不利于稳定情绪,还会影响学习和打扰课堂教学。教育部曾于2021年发文,要求禁止带手机入课堂。那么,成都各中小学对智能手机是如何管理的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即日起,全市中小学校要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在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游森介绍,教育部将根据《条例》要求,督促各地各校严格落实学生手机“有限进入校园、严禁进入课堂”的相关管理要求。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本报讯 日前,市教育局下发《邢台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市各中小学进一步强化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严格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对手机入校实行严格规范管理。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月1日上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通知一出,随即冲上热搜,引发诸多热议。硬招来了!
日前,福建人大网公布《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率先以立法形式限制手机进入中小学校园:《规定》要求,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确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手机带入学校后交由学校统一保管,该规定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近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下称《条例》)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也是广州首次明确中小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校园或者在校园内使用。为何要禁止手机进校园?
21世纪是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和智能化时代。这个时代带来的改变之一就是,在高速网络的普及应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被颠覆。日前,工信部及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用户数据。截至2023年3月末,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05亿户。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正式在法律层面赋予学校对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进行管理的权力。11月1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可禁止学生携智能设备入校,对于允许带入的电子产品,统一管理。此事很快在社交媒体引发网友热议。
11月1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可禁止学生携智能设备入校。其中详细规定:“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6月1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发布《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拟于今年7月下旬进行第三次审议并交付表决,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对《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近日,《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获得通过。自《决定》公布之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即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这也是全国首个就中小学生手机管理作出的决定。
为了降低手机、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各地法规和行业规范频繁加码。6月15日,广州市人大官方网站发布《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