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合肥3月18日电 (记者 赵强)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学贵18日透露,2024年,该省农作物种子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居中国第三位,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已连续6年居中国首位。2024年5月25日,在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谢塘社区,农机手驾驶农机抢收小麦。
光明网讯(记者丁玉冰 杨煜)5月16日,国新办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安徽专场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安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既要在“量”上做贡献,还要在“质”上有突破。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刘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安徽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去年安徽粮食总产超过830亿斤,实现了“二十连丰”,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不仅如此,水稻种子出口量也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
大皖新闻讯 8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粮食总产连续7年站稳800亿斤台阶,2023年粮食总产达830.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
本报记者 吴 焰 徐 靖 李俊杰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赵岗村水稻千亩示范田里,秧苗刚插下,种粮能手赵昌明笑逐颜开:“去年,农技专家帮助选了‘两优517’稻种,亩产达到1480斤,今年我接着种。”强农必先强种。
中新网合肥8月30日电 (张强 张肖茜)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30日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安徽将围绕“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主攻方向,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创优和政策创效,加快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新闻发布会现场。
来源:【安徽财经网】安徽财经网讯:8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粮食总产连续7年站稳800亿斤台阶,2023年粮食总产达830.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
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省是粮食大省,也是种业大省。日前,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打造种业强省目标,扎实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全省种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截至去年,安徽在国家已开展的5次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全部获优秀等次,其中2次位居第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连续3年获“好”等次;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是全国唯一连续3年获综合考核优秀等次的省份……8月30日上午,“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合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行动提单产、稳面积、多种粮、种好粮让“中国饭碗”多装“合肥粮”合肥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431.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见习记者 郑雪 | 安徽报道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过去10年,安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台阶”,从1.9万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5月16日,国新办举行“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介绍,安徽是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重要来源地,这两年,安徽产的法式鹅肝、蒙城黄牛、砀山酥梨、怀宁蓝莓等特色农产品走红网络、走俏市场,促进了农业增值,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