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该按照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心平气和,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原则。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此时,人们可晚睡早起,最好午睡一会儿。适当运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
组成: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绿豆、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上述原材料洗净一起入高压锅,加上1500毫升的水,盖高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 龚雄辉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教授、主任中医师 纪云西本报记者 叶雪辰老话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须服药连年”,这一说法如今已被科学反复证实。
□ 刘小平 湖南省洞口县中医医院进入夏季,天气逐渐炎热,不少人喜欢熬点防暑降火的汤水饮用。现在笔者就向大家推荐一款简单、价廉、易做,且能解暑生津、清热祛湿的乌梅三豆汤。材料:乌梅、黑豆、绿豆、赤小豆各2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导语:入秋后,吃南瓜红薯不如吃它,营养极高,女性要多吃,不懂吃真可惜!现在的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们便开始注重养生,除了平时的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还有一类最常食用的食材那就是豆类,比如黄豆、黑豆、绿豆、红豆、蚕豆、豌豆、赤豆等等,豆类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优质蛋白质,经常食用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并且豆类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小 萱 谈 百 草药食同源是一个重要的中医理念,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认为每种食物都具有中药的“四性”、“五味”,这一概念也指出中药与食物同源共生。第六期,带您走进赤小豆~赤小豆与红豆,是不是常让您感到傻傻分不清楚呢?
气血被称为人体健康的培养皿,时刻滋养着五脏六腑,气血通则身体无恙、百病不生,气血不足则怪病不断、痛苦难言。所以,养气血就是养命!大暑过后气温高,流汗多、消耗大,精气神很容易跟不上,这个时候调气养血还得靠食补。建议大暑过后常吃5种补气血的食物,肌肤红润不虚脱,面如桃花气色好。
自入冬以后,很多人都忙着攒冬膘,各种大鱼大肉肆无忌惮地吃起来,但是吃多了荤,过于油腻,容易增加肠胃负担。这时候不妨换换胃口,吃点素。所谓“吃鱼吃肉不如吃豆”,冬季吃豆可以给身体去去油水。此外,用豆类代替一定量的肉类,还能解决一部分人营养过剩、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