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是这后一种人。”—1978年,为了向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庆献礼,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巨片《大河奔流》,谢铁骊执导,张瑞芳主演。《大河奔流》讲述的是黄河岸边一位母亲的故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条大河,架起中华民族的文明脊梁;一条根脉,赓续着炎黄子孙的精神魂魄。新华社记者历时两年,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一路东行,途经黄河流经九省(区),见证大河奔腾的壮美及沿岸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吕樱格山河萧萧金波绵渺,鼓枻万里浩荡东倾。豪迈奔放的黄河之水驰骋不息,哺育万千华夏儿女,富集无数文化瑰宝。而沿河文化地标则是黄河文化的具象表征,凝结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办,郑州市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郑州市作家协会、《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承办的“大地文心·美丽郑州”生态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中,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字里行间娓娓道来自然之美,展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切关怀与对美丽郑州的殷切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