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健身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拥有群众基础的马拉松运动在中国日渐火热,然而,马拉松赛事扎堆,却无法掩盖猝死、尿红墙、代跑、补给跟不上等不少严峻的问题……2月28日即将开跑的东京马拉松,由于其“零死亡”的神奇和有口皆碑的服务质量,成为了中国马拉松办赛者心目里的标杆。
2020年3月1日7时,第14届东京马拉松鸣枪起跑,这是今年首场大满贯赛事和白金标的赛事。大多数人对日本跑步的了解还仅仅停在村上春树,其实日本人已经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六大大满贯等重要马拉松比赛中屡屡跑出好成绩。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刊登题为《“呼吸”训练提高跑步能力》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当你以一定强度跑步,有时腿还没感到累,却先觉得呼吸困难。在这时你才会注意到平时从不在意的呼吸。跑步时起作用的是“呼吸肌”,主要指横膈膜和肋间肌。如果呼吸肌疲劳,则会影响运动表现。
日本地方都市举办“骑办公椅”大赛,2小时内骑着办公椅“后退了”24公里的队伍获得冠军...据报道,在28日下午举行的决赛中,2个小时内跑了122周,即24.4公里的队伍摘得冠军,获得了90公斤大米等价值约9万日元的奖品。
近年来,“超慢跑”在跑步圈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尤其受到中老年人和初学者的热爱。这种起源于日本的跑步方式,以其步伐缓慢均匀和极高的安全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那么,什么是超慢跑,锻炼效果如何?运动时又该注意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来源:科技日报 “一个月,体重减了5斤左右”“第8个月,瘦了18斤”……最近,网络社交平台上,有关超慢跑的讨论热度持续增加。不少网友表示,超慢跑让自己或身边的亲戚朋友瘦了下来。什么是超慢跑?其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如何科学地进行这项运动?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细胞分裂法的发明者铃木清和,曾经是一名中长跑运动员,铃木清和在校期间曾经备受跑步伤痛困扰,这使得他不断琢磨跑步给身体带来疼痛的原因,认真地研究科学、理想的跑步方法。最终发明了适合亚洲人种的“细胞分裂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