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和保险行销集团保险资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了《2022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深入揭示了2022年保险代理人最新发展特征,高年资、高投入成关键词。
近日,“保险业半年离职近百万人”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2020年在册的拥有执业登记的代理制保险销售人员为971.2万人,然而在2021年上半年,保代中介监管信息系统中执业登记的代理制销售人数量已下滑至842.8万。
那为啥国内保险公司寿险行业突然不行了呢,代理人群体不断萎缩流失,从千万时期,不到三四年时间近乎损失一半,目前仅剩450多万大军,与疫情有关系,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千家万户收入都有所下降,反应到保险公司身上,那就不可避免降低保费收入,况且线下拜访推销为主的销售方式都有所限制,代理人就开不了单、挣不了钱,无法在这个行业再生存下去。
“保险代理人刚入行时开拓客户比较困难,如果几个月不出单,新人可能会熬不住。”某国有大型保险公司代理人陈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某外资保险公司工作的代理人李女士也有同样感受:“有时候还没来得及认识团队里招来的新人,就发现人家已经离职了。
1992年,高中老师吴晋江一年前从浙江省余杭中学辞职,正漂在广东“找工作机会”,在最后一堂语文课上,在给学生放了崔健的《一无所有》后,兜里只揣着400块钱的他,毅然南下前往当时改革最火热的前沿——广东深圳。
寿险个人代理人体制,曾经是中国大陆寿险发展的催化剂,极大加速了中国寿险乃至整个保险业的发展。但是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后,这种机制已乱象丛生,颓势日显,完全进入了瓶颈期,再不变革的话,中国寿险业将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