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处于“人类世”,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已达到“地质级别”,即人类活动的能量已经改变了自然的性质。一般相信,改变自然的本来状态是灾难性的,会导致生态和环境的高风险危机。但假如人类不去改变自然,一直维持自然生存方式,是否会是人类想要的好生活?恐怕非常可疑。
在诸多关于未来想象的科幻电影中,《芬奇》是一部颇为独特的影片。该片从头到尾只有芬奇一个人类主人公,通过对芬奇与机器人杰夫、小狗古德伊尔生活状态和相处过程的展示,探讨了“后人类时代”的孤独、爱与信任等命题,颇有启发意义。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马斯克,这位科技界的传奇人物,正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激进的行动,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后人类时代”。从AI的“认知超车”到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力革命”,再到脑机接口与人类增强,乃至多行星文明的探索,马斯克的每一个预言都让人心潮澎湃,同时也引发深思。
译自 Cary Wolfe, What Is Posthumanism?身处现在所谓的人类纪中,这是一个不仅有着全球变暖和地球史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时代,它还有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以及日益技术化的对基因组和其他生物材料的操纵,以及更多除此之外的种种——身处其中,我们倾向于把在我过往的工作中我所称作的“后人类主义”看作是一种本质上的当代现象。
——自凯瑟琳·海勒的《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出版以来,近30年的时间里,“后人类”一词逐渐进入相关专业领域和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也被越来越多人提及和讨论,似乎,伴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们正式面对“后人类纪元”的问题了。
后人类主义则对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进行了解构,试图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等关于人的神话,并建构起一套新的世界观和伦理主张,对当代乃至未来人类如何理解自身存在、思考自身意义与价值、审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