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54岁的王女士最近总感觉肚子胀、胃口不佳,人也日渐消瘦,“一开始还以为是老胃病发作了,赶紧来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显示,王女士的盆腹腔存在大量积液,盆腔中还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包块。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在东亚人群中特别常见。HDGC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胃癌,已有研究表明25%~50%的HDGC病例都携带CDH1或者CTNNA1上的胚系变异,但仍有50%~75%的HGDC病例的遗传机制还不明确,并且在东亚人群特别是中国人中CDH1的突变率也是未知的。
队列2的 ORR 为 31%,而确认ORR的8例患者全部为体细胞BRCA1/2突变,对于体细胞BRCA1/2突变患者, ORR 为 50%,CBR 为 66%,观察到长达18个月的持久缓解,中位PFS为6.3 个月。
与最近将BRAF突变分为不同类类似,2022年3月15日,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的Kevin M. Haigis等人在《Cancer Discovery》杂志发表题为“Classification of KRAS-Activating Muta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的综述,根据目前对KRAS突变的核心生化特性的了解,基于其如何促进激活以及如何影响与不同效应物的相互作用将KRAS突变分为4类。
刘阿姨今年48岁,近一年她先后被诊断为宫颈癌、结肠癌,这样的消息让一家子陷入阴霾,不知道身体一向不错的她为何忽然疾病缠身?医生问诊后了解到,原来刘阿姨的母亲此前死于结肠癌,刘阿姨目前的两姐妹也曾患结肠癌,老一辈中患癌的更是不在少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日传出消息:该院大肠外一科徐烨教授联合精准肿瘤中心胡欣教授,成功绘制出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特征,并鉴定出其中可精准预测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基因组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基础临床转化拓宽了思路。
来源:【大河健康报】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不少人认为这些疾病只会遗传给女性,这是错误的,如果具有家族遗传性基因突变,那么家族中的男性也会增加患癌概率,甚至高达60%姐妹三人同时患癌,为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传出消息,大肠外一科徐烨教授联合精准肿瘤中心胡欣教授绘制出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特征,并鉴定出其中可精准预测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基因组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基础临床转化拓宽了思路。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457万例,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中,约有5%至10%是遗传性肿瘤患者,常呈现家族聚集现象,由易感基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
最近40岁的郭女士查出直肠癌而且进一步发现这背后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作怪名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0岁女子肠道布满息肉、多处癌变3个多月前,郭女士发现自己老是便血,大便次数也变多了,而且不成形。当地医院的结肠镜检查发现,她的直肠里不仅长了肿瘤,目之所及的肠腔内还布满了多发性息肉。
央广网北京2月2日消息(记者 雷妍)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457万例,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中,约有5%~10%是遗传性肿瘤患者,常呈现家族聚集现象,由易感基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