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是安徽五大剧种之一,唱腔质朴优美、旋律明快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与地域特色,自清末形成以来,在皖南地区广受欢迎。在郎溪县,有这样一支花鼓戏剧团,他们历经风雨,终见彩虹,正以崭新的姿态,弘扬着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那就是郎溪县花鼓戏剧团。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应妮)当年轻的票友秦雨卉苦于缺乏资源无法在校园社团中开展京剧推广活动时,资深票友黄玉明热情伸出援手无偿提供帮助。二人日前相遇在同一个舞台,谱写了一段京剧热爱与传承的佳话。左为秦雨卉现场演唱《文昭关》,右为黄玉明演唱《九江口》。
□本报记者 曹萍“抛开了威赫赫龙车凤辇,别新野到重陵挥舞牛鞭……”4月4日,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洛阳曲剧院在牡丹文化节期间流动上演经典曲剧《刘秀还乡》,吸引了众多观众一路“追剧”。一边赏花,一边听戏,别有一番风味。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双双12月11日,冬日暖阳再次照耀山城,步履匆忙的人们也忍不住驻足,想让照在脸上、肩头的暖意停留得更久一些。此时,位于魁星楼10楼的重庆京剧院排练厅内,也别有一番热闹。副院长周利正为年轻演员毕艺琳、章乃方讲戏,她们将一同饰演《十三妹》中的侠女何玉凤。
有的人十年如一日做乡间戏台上的守望者,有的人将广阔的油田变作天然的剧场,有的票友因戏结缘,携手扶持,有的人,虽未曾登上舞台,却始终心怀信念,坚定前行……自《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开播以来,节目的人气持续飙升。截至12月25日,节目全网曝光量累计突破5.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9日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来自胶州的茂腔名家、一级演员张梅香入选。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代表。
中新网新疆昌吉9月24日电(记者 程小路 赵雅敏)16年前,新疆曲子戏和迷糊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们是从陕甘一带传入新疆后自成一派的戏曲剧种,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的文化名片。流传百年的“老”戏曲传承至今,如何吸引新听众?
近日,记者从潞城区教育发展中心获悉,该中心少儿戏曲班二十余名学员赴京参加央视总台少儿春晚的录制,传统戏曲魅力与孩子们特有的天真烂漫完美融合,着实令人期待。接下来,请跟随记者镜头一同前往排练现场,探班小演员们幕后的戏韵童年。
戏剧“梅花”们在天水——甲辰年秦州区春节秦腔专场演出名家访谈(下)2月20日至25日(农历正月十一至正月十六),在伏羲广场举办的“秦州区2024(甲辰)年春节秦腔名家专场演出活动”特邀百年三意社倾情献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友仙领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提高中小学生艺术和文化素养,11月20日下午,南京小梅花青年越剧艺术团(以下简称“南青越”)携“南京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资助项目《戏曲进校园》”,走进南京29中致远初级中学,为这里的师生们举办一场越剧艺术专场“演唱会”,致远初级中学相关负
来源:【新甘肃】陇剧进校园,看孩子们的“唱练做打”学习戏曲服饰。小小戏剧团。戏曲化妆。“这样的如意算盘哪里有,让假凤认虚凰怎能点头,到那时打破鸡蛋黄子漏,一碗水泼地上叫我怎收……”当古老的陇剧与纯真的童心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