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边防部队又再一次的被迫进行拔点作战,自1980年起,法卡山、扣林山等地相继被收复,1984年老山收复战又打响,但因为老山地理位置原因,越军死咬不放,在“丢失阵地”后他们又组织大规模的兵力发起反扑,老山周边几个高地几度易主,双方你争我抢反复争夺,作战异常激烈。
1988年7月18日至23日广西军区司令员李新良到十三团和十四团各前线连队视察,对前线连队各个阵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前线连队坚决搞好边防线巡逻和潜伏,坚决守好国家每一寸土地,时刻绷紧战争这根弦,时刻准备打仗,并且必须打胜仗。
第一代战友分别是:张遂喜,蓝胜秋(卒),郭付生,蓝焕仁,黎国裕,陈自修,翁业芳(辛),陈世国,罗纲,王玉兴,利国辉,杨兴民,黄木江,许介舟,黄仲先,蔡加毕,邓旺林,韦颜新,何庆国,蓝保文,黄昌利,王书德(卒),陈超仁,覃文昌,蒋修玉,刘清林,符国辉,木培英,苏文珠,廖锡周,韦世全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后,为了固守中越边境,根据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命令,从广州军区第42军所辖的376团、377团、378团三个步兵团抽调部分战斗骨干于当年4月中旬在广西靖西县化峒镇三友村随边防第5师第13团组建了一OO迫击炮连,隶属13团炮营建制。
1984年4月2日下午13时整,随着师前线指挥所一声令下,广西边防五师一线部队从靖西县孟麻、新兴、龙邦、那岭、岳圩等八个方向对越军的驻兵点,炮阵地等重要目标实施炮击,可谓万炮齐发,中越一线我方数个大小炮阵地瞬间炮声响成了一片。
广西军区边防五师13团3连是一个经受战火考验、拥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连队。连队前身是湖南省委警卫连,于1960年7月在湖南长沙组建,曾驻守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毛泽东韶山故居,1966年6月编入湖南省军区独立师直属营。
1984年3月31日上午,边防五师十三团司令部作战会议室召开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团各参战分队的军事主官,团长邓诗新传达了广州军区作战命令:广西边防一线从8个方向对越军的驻兵点,炮阵地等重要目标实施炮击;
高炮70师将640、641团2营各抽调炮班组建成一个三七高炮连,编入新组建的边防五师直属高炮营,高炮三连成立于1979年4月24日,1979年4月27日在南宁三塘公社第一次全连集中,部队番号是54261部队68分队;
21日上午我与部队调往广西边防的其他同志一起坐上解放牌汽车出发,12点多钟到了武德,在武德小学安了新家,与军直、124师、125师等其他参战部队调来的战友汇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当天报到的有副团长李广茂,副政委江剑松、粱旭钧、金书浩,参谋长潘文书,主任李冠利,处长邱亚恭,副参谋长全裕礼,副主任张树先,副处长黄佛连等同志。
就在一天前,一枚敌人的炮弹正巧落到了这名战士的身边,转瞬之间就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虽然其他的战士用最快的速度送他去急救,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已经没有心跳了,他的各个重要器官也插满了各种弹片。谁曾想,在装车的时候,这“遗体”突然从车上滑了下来,而且是连续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