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2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我国著名教育家、北京四中原校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日前参加某网络论坛时表示,由疫情所导致的学生居家学习,是中国教育进入4.0时代的一次预演,是学生步入未来学习社会前的一次彩排。
刘长铭(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面对当下一些社会和教育问题,我不断叩问自己:教育应当给人的心灵留下什么?我们常说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全社会认同的理念。但是,从实践层面上讲,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才是“以人为本”?
继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后,2025 新春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势如破竹之势,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影片不仅以震撼的视觉效果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征服了观众,更以其深刻的教育内核引发了对家庭教育的广泛思考。
在走过5年办学历程后,刘长铭在开学典礼上与师生、家长再次分享了自己的办学追求:教育的理想主义就是,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善良,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渴望进步和成功,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被教育所唤醒,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被鼓励所激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待开发的富矿,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无
2023-09-13 09:21来源:北京日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一段时间以来,张雪峰爆红网络,褒贬不一。然而追根溯源,他的走红与现在孩子们生涯规划欠缺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今的中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吗?大学生当初报的志愿是自己的主张吗?国外的孩子考大学选专业谁说了算?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立足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教育战线要高擎中华文明火炬,深刻把握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要求,坚持古今贯通、中外融通和守正创新相统一,进一步充分发挥教育在知识传播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发展、文明创造与跃升中的独特功能,以教育之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基赋能。
这是百岁高龄的法国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在去年出版的《改变道路》开篇的一句话。1997年,他曾担任法国中学教育改革学术委员会主席,出版过《构造得宜的头脑》《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大学,未来何如?》等关于教育的著作。
2023年即将过去,我们根据周刊重点内容梳理出了推进教育家办学的10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代表着学校发展和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们分别是心理安全、家校共治、传承、校园空间、柔和、细节、留白、赋能中层、激发活力、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