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一种神奇的植物——苘麻,它不仅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编织麻袋、麻绳等,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古代的时候,这种麻草是非常常见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苘麻的产量却逐渐减少,这也提醒我们应当重视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导读:每年春天,随着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此时快速上升的阳气很容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加上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人体对气候适应度较差时,此时体内新陈代谢就较难保持平衡和稳定,不少人就会出现的内热症状,比如口鼻干燥、牙龈肿痛、咽喉干痒、便秘等等都是上火的症状,如果不及时降火,还会诱发各种疾病,所以在春天,我们一定要多吃一些能够起到降火的食物,预防肝火。
河南南阳一位60岁大爷种一种葫芦科植物年入百万,爆改人生。一亩地净利润5000元。这种葫芦科植物叫瓜蒌,学名栝篓,也是藤蔓植物,除了形状,其他很多方面和葫芦比较相似。栝篓的花很特别,花叶洁白无瑕,毛茸茸的,而且拉出很长的细丝,妖娆别致。
“秸秆浑身都是宝,农民致富少不了”。这两天,在金塔的田间地头,秸秆打捆机随处可见,遍地的秸秆被打捆机“吞”下,经过旋转、压实、固定等一系列作业,不出一分钟,草墩就被“吐”了出来,变成一捆捆断面整齐的长方体草垛,随后被装车运走。
图为赵农民在察看桃树挂果情况。记者 次旺 摄他叫赵农民,是甘肃省运输局的退休工人。老赵今年虽已68岁,但背不驼、耳不聋、眼不花,只是头上多了几根白头发。老赵的家人说,他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住不讲究,但对工作却十分讲究。虽说已经退休,但老赵依然有忙不完的工作。
新华网哈尔滨8月6日电(李硕 董云竹)“老唐是个倔老头儿。”“倔强”“固执”是唐福纯老伴儿以及身边老友统一给他的标签。2019年,65岁的唐福纯一个人带着10斤的红菇娘籽儿从黑龙江到山东,四处辗转寻找适合技术的榨油厂近一个月,只为提纯出油。过程虽然疲累,但唐福纯的内心是快乐的。
而昨天我邀约了村里的3个大爷一起挖野菜,一路上,他们给我介绍了20多种野菜,而有一种野菜虽然很普通,但是他们强烈建议我和家人在村里经常吃,据一位老人说:“春天吃一草,不往医院跑”,这1草指的就是我给你介绍的“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