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6月10日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阳气旺盛,人们容易出现疲倦等症状。同时,端午时节气候湿热,湿邪易侵袭人体,造成身体困重、消化不良等症状。端午时节咋养生?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在这些传统习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五月五 过端午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多民族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田珊随着端午节临近,一项古老的习俗——“躲午”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期民生情报站邀请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苏先芝,从中医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躲午”的深层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养生知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本报6月10日讯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农历五月之时,天气寒热交替,各种虫蛇外出活动,邪气丛生,疾病频发,故而自古有“五毒月”之说。“五毒月”是从农历五月初五开始,即从端午节这天算起。
端午到来,高温湿热,蚊虫邪气滋生,身体难免受侵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这一天挂艾蒿、饮药酒、兰汤洗浴,用以避瘟疫,祈求健康长寿,因此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我国的“卫生日”“健康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又有什么养生方法是可以学习的呢?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节,《说文解字》中说:“端,物初生之题也”,端就是初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在这个时节,高温湿热,天气烦闷,各种病邪毒虫活跃,身体难免受侵扰。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魏冯随着端午节临近,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艾草和传统美食粽子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在享受这些传统习俗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食用的科学与健康。本期民生情报站邀请到了两位专家,为大家带来端午养生小妙招!
端午节五月初五说起端午,多数人都会以屈原、粽子、龙舟等词语来描述。端午时节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重要节日。古人还把端午节称作“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杀菌防病,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红网时刻新闻6月24日讯(通讯员 伍周琳)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自先秦时起,人们就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端午来临之时正值仲夏,气温较高,各种蚊虫出没活跃,容易传播疾病。
做艾灸,喝雄黄酒,佩香囊,洗植物浴……每到端午节,这些传统养生习俗便再次刷新我们的记忆。端午期间,许多人在快乐地吃粽子看龙舟赛,但一些体质较弱的人则会感觉身体困重、食欲下降,甚至皮肤过敏、湿疹,脾胃虚弱者还容易出现便溏、腹泻。这一时节,人们该如何通过传统方法养生?
端午节正处于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也是百毒、虫类猖狂繁殖之时,人在这一时期较易生病。近日,“浓情端午”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特别邀请了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章谙鸣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朱为康主任医师,分享蕴藏在我国端午习俗中的“健康秘籍”,帮助市民朋友由内而外做好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