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张思玮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发表声明称,全球第二例接受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的患者丽莎·皮萨诺去世。该患者是全球首例人工机械心脏加基因工程猪肾的组合移植病例。
据橙柿互动,全球第二例接受猪肾移植并植入心脏跳动装置的54岁美国女子近日去世,她的外科医生7月9日公布了这一消息。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今年4月,因肾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濒临死亡的丽莎·披萨诺进行了两场手术。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关于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病病例的研究论文:经尸检发现,患者有重度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室瘢痕,但无明显异种移植物排斥反应,推测死因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
转自:药明康德eGenesis今日宣布成功将一枚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肾移植至第二位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体内。目前该患者已出院,并且自两年多以来首次停止透析治疗。此次手术于今年的1月底在麻省总医院(MGH)移植中心进行。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常宇近日,《中国科学报》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陈刚团队在异种移植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在猕猴体内存活超过半年。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是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而以猪作为器官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正带来新的曙光。11月22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国际移植协会(TTS)正式认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亚洲器官移植研讨会(TSS)在上海举行。
据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官网16日报道,该中心外科医生为一名根据神经系统标准宣布死亡并靠呼吸机维持心跳的男子移植了一个基因工程猪肾,该肾在32天后仍能保持良好功能。这代表了基因编辑猪肾在人体中发挥作用的最长时间,也是向实现替代性、可持续的移植器官供应迈出的最新一步。
11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刚教授团队在异种移植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国内达到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在猕猴体内存活超过半年。专家透露,提供器官的基因编辑猪是剖腹产!
中新网武汉11月29日电 (常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9日发布消息,该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陈刚带领团队取得异种移植研究重要突破,实现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在猕猴体内存活超过半年。陈刚团队开展异种移植实验。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 11月29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刚教授团队在异种移植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至猕猴体内,并成功存活超过半年。
南海网9月25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9月23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王毅教授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刚教授、陈忠华教授以及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潘登科博士研究团队,在Cell Press旗下Cell Reports Medicine期刊
路透社20日报道称,接受这台手术的患者为脑死亡病人,在其身体出现肾衰竭迹象后,家属才同意参与这项猪肾移植试验。医生没有直接将猪的肾脏放入患者体内,而是将其连接到患者的大腿血管上,这样可以方便研究人员观察患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