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记者陈锐海)记者从水利部获悉,7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成功实现先期通水。本次通水从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黑河金盆水库西安供水管线,实现引汉济渭工程向西安先期供水。
华商报记者从发布会上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开工数年的引汉济渭一期工程有了重要推进,秦岭输水隧洞正在攻坚最后700米,已经进入收尾部分,目前输配水工程也在接续跟进,预计到2022年,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届时,每年将有大约15亿方汉江水源源不断通过秦岭输水隧道成功输入陕西关中地区,润泽千万三秦儿女。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7月16日上午,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成功实现先期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秦川大地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本次通水从引汉济渭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
峰峦如聚,苍翠欲滴,滔滔江水穿秦岭。7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成功“握手”。凿秦岭,打隧洞,鏖战10余载。
中国网7月17日讯(记者 张艳玲)7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成功实现先期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秦川大地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引汉济渭工程平面位置图。本次通水从引汉济渭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焦磊)7月16日,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关中地区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其中,秦岭输水隧洞是整个引汉济渭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那我国为何要凿穿“龙脉”,这样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为何要规划引汉济渭工程。其中隧洞总长达98公里,源头黄金峡水库到中间的三河口水库落差更是超100多米,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哪有水向高处走的道理,更何况还要向上走100多米,因此隧洞的挖掘以及引水向上走就成了此工程最大的难题,那面对这样的难题我国是如何解决的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西安7月16日电(杨少琦 郭焱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今日实现先期通水。工程引来的一部分汉江水穿越秦岭,润泽关中大地。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示意图。铁一院供图引汉济渭水利工程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本次通水从引汉济渭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黑河金盆水库西安供水管线,实现引汉济渭工程向西安先期供水。两大瓶颈被破解陕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全国总量的1.
“长江牵黄河,汉水润关中。”7月16日10:30,历经十余年建设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关中地区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本次通水从引汉济渭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记者从水利部获悉,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成功实现先期通水,长江、黄河在关中大地实现“握手”。引汉济渭工程平面布置图。水利部供图本次通水从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麒阁史观编辑/麒阁史观引汉济渭工程我国在南水北调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一项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的名字叫做“引汉济渭工程”。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了中华文明。
引汉济渭工程今天通水 汉江水穿秦岭润三秦记者:王冬 周杰 董少 波杨晗 李涛【导语】历经16年艰苦奋战,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今天通水,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水,穿越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惠及关中、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实现长江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