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玉在塔顶休息。张春玉说,随着生态环境变好,每天,远望深山,近听鸟鸣,呼吸着无比新鲜的空气,在他看来,也是一番享受。张瑶 摄今年50岁的张春玉是长春市双阳区国有林总场烧锅管护站的一名瞭望员,他以塔为家21年,坚守在长春第一峰的瞭望塔上,守护着两千多公顷森林的安全。
春季防火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近日,记者登上塔河林业局塔丰林场516瞭望塔,采访常年守在这里看护着脚下森林的瞭望员李金柱和他的妻子。前往瞭望塔的路上,“进入林区、防火第一”“人人防火、树树平安”……一面面防火旗帜在道路两侧迎风飘扬。
图为正在瞭望塔上工作的王庆文。韩双龙 摄中新网兴安盟11月14日电 题:与高塔相伴1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的瞭望员作者 奥蓝 时秀霞 孟凡婷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秋末冬初是一年里最重要的防火期。时值初冬,内蒙古科右前旗索伦林场大黑山温度已降到-10℃以下,宿舍里炉火正旺。
新闻周刊要生存、发展,必须在劣势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追求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要正确认识、处理好周刊新闻“深”与“新”的关系,周刊新闻要注意处理好综合报道与典型报道的关系,加大再加大抓评论的力度……是创始阶段对办好新闻周刊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文 | 瞭望周刊社原总编辑 陈大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9月25日出版的2023年第39期《瞭望》新闻周刊在“专题”专栏中刊发报道《谁在塑造对手的认知》。全文如下:认知战形态的确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它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其组织数十年来影响大众心智、瓦解对手思想的长期实践的一次质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清华简是中国学术史上先秦文献的重大发现,其内容丰富性和重要性前所未有”“清华简让人读起来太激动,一天之内不能看太多,否则心脏受不了……”◇“通过清华简,我们不仅看到了古文《尚书》的原貌,还可为1000多年来的古文《尚书》真伪之争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这对经学史研究影响深远。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周刊,《瞭望》见证记录了一个农耕大国开启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中央决策,是《瞭望》办刊的方向《瞭望》的城市报道鲜活地呈现了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丰富表情文 | 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 刘亢《瞭望》四十年正是乡土中国迈向城市中国的四
编者按:2021年4月,《瞭望》将迎来创刊40周年。众多老读者、老作者发来信函,表达祝贺之情,讲述他们与《瞭望》以文结缘、笔谈交心的感人故事。自本期开始,我们将选取一些文章刊发于“瞭望见证”栏目,共同回首《瞭望》与您一起走过的40载峥嵘岁月。我一把夺过杂志,迅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