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站上寻亲台,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已达10年的孙女寻找妈妈,希望失去联系多年的妈妈能到医院,看一。原来,4个月大时生病、2岁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直依靠输血维系生命的遂宁女孩小佳鑫,2016年,因一篇“最悲伤的作文”而感动整个城市,温暖爱心人士为其筹得4。
文字/编辑:爆爆“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对于42岁的刘福兰来说,她就是那个一次又一次被厄运痛击的对象。八年前丈夫因病离世,八年后自己患上癌症晚期,如果是孑然一身她倒不怕死亡,可身后偏偏还有两个在读小学的儿子。她走后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孩子怎么办?
故事片《妈妈,你在哪里》,是由李华执导,宋春丽、杨通等主演的一部影片,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剧情简介】1927年的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共产党员剑华被敌人杀害当天,他的儿子出生了。地下党负责人将其妻闵雯转移至苏区,其子托给工人顾阿根收养,起名小亮。几经波折,小亮被一官家收养。
母亲重病离世父亲患有精神疾病且长期住院16岁的未成年孩子该由谁来监护呢?8月22日,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经长宁区检察院支持起诉,法院最终宣判由孩子的大姨担任其监护人。这是《民法典》颁布后上海首例遗嘱指定监护案。
11月3日下午,“未爱童心·爱筑未来”慈善定向捐赠仪式暨华阳困境儿童家庭监护支持活动在华阳路街道未成年人应急处置协调中心举行。华阳路街道、民政、妇联、慈善、公检法等多个“未爱童心守护联盟”成员单位共同为《民法典》颁布后沪上首例遗嘱指定监护案的主人公小M(化名)送去温暖和关爱。
孤儿院门口的婴儿1994年2月,德国北部城市科部仑兹还是一片冰天雪地。伊特洛孤儿院就坐落在莱茵河畔,高大的院落肃立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寂静。这天早晨,孤儿院50岁的特丽娅修女外出办事,走到大门口时突然隐约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她循声找去,在门口的树丛中找到了一个有着金色头发的男婴。
自从第一批家长,尝试将心智障碍孩子托孤给特需信托,已有数年,这件事仍在等待推进。故事最简单的部分是,家长需要有人在自己故去后照顾心智障碍孩子,所以他们找到信托接手家庭资产,未来不断给孩子购买照护服务,从解决生活自理,到有品质的生活。但实践比理想更复杂。
十多年来,张光忠一直得到社区的关心和照顾。 13年前,家住达州通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永丰街居委会的赵茂碧老人去世前,曾多次找到居委会主任,将自己的遗嘱、房产证和近万元现金交由居委会保管。随老人资产一起被托付的,还有她年逾不惑、智力上发育有些迟缓的小儿子张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