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欧洲历史太细碎太杂乱,这篇文章不采用慢慢讲故事的模式,我会尽量简短清晰的讲清楚这件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根源都是从德国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是一战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才爆发了二战,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要将一战和二战分开来看。
瓜分非洲是瓜分世界的一个缩影,帝国主义国家都想独占殖民地。美国独立之后,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娜、从西班牙购买了佛罗里达、从俄国购买了阿拉斯加,直接的领土扩张主要对象是墨西哥,战争、购买、分离、暴动,从墨西哥获得了230万平方公里,与英国瓜分了俄勒冈等地。
这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铁路建设项目,从提出至今延宕快三十年了,终于落地。中吉乌铁路建成之后,战略意义是多方面的,中亚会更加紧密地融入到中国的经济循环,也打通了接通中东的另一条铁路大动脉,必将会推动亚欧大陆一体化向前发展。
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简称“一战”,是由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尽管在整个18世纪至20世纪,沙皇俄国为了黑海的控制权、为了高加索地区的领土争端以及为了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东正教会宗主权屡次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兵开战,但无论是对沙皇俄国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言,彼此都不急于在1914年重启战端。
【按:G20新德里峰会开幕前,遭遇舆论“寒流”。两位大国领导人缺席、俄乌争议激烈,不少声音质疑分歧严重的峰会还能否制定全球议程,《纽约时报》更是直问“世界还需要G20吗”。 也许是会前外界预期偏低,联合声明的达成让不少人意外,非盟加入G20的消息更是让众多人欣喜。
1914年8月1日,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科恩在打字机上敲下《中世纪的王权与抵抗权》一书的时间落款时,他一定想象不到这本书的主旨内容,会在数日之内就将为欧洲新的现实碾碎,王权/君主制从此在欧洲彻底没落,“抵抗权”也将被时代赋予全新的意义。
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城出现了一声枪响,塞尔维亚种族主义者开枪射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奥匈帝国皇储当场丧命,奥匈帝国立刻对塞尔维亚下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进行赔偿,而塞尔维亚却表现出对德奥要求赔偿的部分条款的较为强硬的态度。